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概况1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2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称的主手段。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方式优点缺点备注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历史最悠久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管道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方便、运量很大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3、交通运输发展变化:日益网络化、高速化、全方位、(大型化、专业化)发展。4、交通运输布局: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线(铁路、公路、航道)的交织形成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5运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6速度: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7运价: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8、选择最好的运输方式:“多快好省”原则一般说来,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如家畜车、冷藏车等);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9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一)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1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既方便用水,又利于航运,更可营造秀美的滨水景观。2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3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4水路交通时代:木船时代:城市一般沿河分布,5铁路、公路时代:交通枢纽成为城市的重要区位如:京广线——石家庄,郑州、株洲等,二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1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并可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12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古代主要是沿河分布)3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1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或商业中心的形成。2交通运输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A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的原因:地势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利,人口密度小B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的原因:地势平,交通便利商业活动:主要包括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四大环节3、商业网点区位:帆船、马车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公、铁路时代:公路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4、商业网点区位变化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5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处)、便民最优原则(居民住宅区内)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左图中: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外圆表示人类社会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