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硬盘录像一般要求保留半个月,由于采集卡和监控软件的不同,录制图像的时间也不就不同,但是120GB的硬盘至少也可以录制150小时!如果用普通质量压缩甚至可以超过200小时。硬盘占用时间计算:以正常画面质量计算,每路每小时200M。例如16路硬盘录像机,同时录像的情况下每小时共占用硬盘3.2G。根据不同应用场所,可以采用动态录像等方式进行录像,这样保证录像资料均为有效部分。硬盘录满后将自动对前面的录像资料循环覆盖。可用光盘刻录机将需要长期保存的录像内容刻在光盘上。有些情况下为减少硬盘投入,可按每路每小时100M设置录像质量,但画面质量不能保证。建议只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各种DVR录像画质与占用硬盘空间对比表CIF画质Half—D1画质D.CIF画质D1画质一般活动25-200M/h60-430M/h50-400M/h110-800M/h复杂/剧烈活动50-250M/h150-680M/h150-680M/h190-900M/h夜间/光线较暗25-150M/h130-380M/h90-280M/h190-500M/h计算式:每小时数据量*24小时*天数=??Gcif格式录像按照每小时占用硬盘100M计算,D1格式按照1000M计算,HD1按照500M计算,最是最大峰值,实际当中一般不会超过这个数,要知道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占用硬盘却别是非常大的。按照CIF格式计算100M*24小时*30天/1000M=?G由于数字化视频流与图像压缩算法(M-JPEG、MPEG-1、MPEG-2、MPEG-3、MPEG-4、H.264)、图像分辨率(QCIF、CIF、4CIF、D1格式)、图像画面复杂度、压缩程度(高、中、低)、图像实时度(全实时/25fps、8fps)、编码器技术指标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工程对编码类型设计选型很重要。现针对典型场合(中等复杂画面)来分析视频流的特性及要求,以MPEG?4格式为基准,其他条件下的详细计算表请参阅后附表格内容。中等复杂画面(MPEG-4压缩):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gifA、一般情况下的图像监视采用MPEG-4格式压缩、CIF分辨率、全实时(25fps)、画面少量运动时的图像资源:占用网络带宽:318Kbps/每路每小时存储空间:137MB/每路B、一般情况下的图像存储采用MPEG-4格式压缩、CIF分辨率、非实时(8fps)、画面少量运动时的图像资源,占用网络带宽:102Kbps/每路每小时存储空间:44MB/每路C、重要情况下的图像监视(事件、报警、关注区域)采用MPEG-4格式压缩、4CIF分辨率、全实时(25fps)、画面大量运动时的图像资源:占用网络带宽:1246Kbps/每路每小时存储空间:535MB/每路其他压缩算法参考如下:MPEG?-2压缩格式的图像带宽与存储需求表:A、一般情况下的图像监视采用MPEG-4格式压缩、CIF分辨率、全实时(25fps)、画面少量运动时的图像资源:占用网络带宽:318Kbps/每路每小时存储空间:137MB/每路B、一般情况下的图像存储采用MPEG-4格式压缩、CIF分辨率、非实时(8fps)、画面少量运动时的图像资源,占用网络带宽:102Kbps/每路每小时存储空间:44MB/每路C、重要情况下的图像监视(事件、报警、关注区域)采用MPEG-4格式压缩、4CIF分辨率、全实时(25fps)、画面大量运动时的图像资源:占用网络带宽:1246Kbps/每路每小时存储空间:535MB/每路其他压缩算法参考如下:MPEG?-2压缩格式的图像带宽与存储需求表: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gif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图像,要求的网络带宽、存储容量较高。随着H.264压缩标准的出现,很好解决的这个问题,通过该标准,在同等图象质量下的压缩效率比以前的标准提高了2倍以上,因此,H.264被普遍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行业标准。与其它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在相同的带宽下提供更加优秀的图象质量。然而,H.264与以前的国际标准如H.263和MPEG-4相比,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将每个视频帧分离成由像素组成的块,因此视频帧的编码处理的过程可以达到块的级别。采用空间冗余的方法,对视频帧的一些原始块进行空间预测、转换、优化和熵编码(可变长编码)。对连续帧的不同块采用临时存放的方法,这样,只需对连续帧中有改变的部分进行编码。该算法采用运动预测和运动补偿来完成。对某些特定的块,在一个或多个已经进行了编码的帧执行搜索来决定块的运动向量,并由此在后面的编码和解码中预测主块。采用剩余空间冗余技术,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