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物馆学概论》教学纲要第一编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博物馆历史第一章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一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①一、什么是博物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提出,“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办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①”。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博物馆学所运用的知识范围,虽然也包括或涉及自然科学学科的知识,但主要还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其方法论也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因此,一般认为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第二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一般地说,博物馆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噗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第三节21世纪博物馆学研究的新趋向一、“以人为本”为宗旨,“人与物相结合”,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二、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与信息博物馆学形成问世三、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继续在探索中前进2第二章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欧美等地的博物馆学博物馆学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产物。自英国人杰·格拉瑟1885年正式使用博物馆学(Museology)这一术语,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第二节当代中国博物馆学一、中国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中国博物馆学是20世纪30年代起步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是1936年6月出版的生物学家费耕雨、费鸿年编著的《博物馆学概论》和同年7月出版的上海市博物馆陈端志著《博物馆学通论》。二、新中国初期的中国博物馆学50年代,博物馆学的特点是以苏联博物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范式,指导中国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博物馆学首先,列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培养博物馆学教学、科研和博物馆工作专业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正式任务之一。第二,成立了博物馆学研究的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三,开展了有计划的博物馆学研究活动,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奖励、学报、会议、出版规范或制度。第四,开展了博物馆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博物馆学科的国际化正在加速。第三章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博物馆学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向广大观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之一。3二、博物馆学与心理学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的观众,根本说来就是要解决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问题。这就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各种不同观众的心理状态,剖析观众的心理特征和实质,探讨影响观众的心理性因素。三、博物馆学与社会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博物馆,其中主要应研究人们是什么思想支配下参观博物馆的,这种思想是怎样产生的,与其本人的其他社会行为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等等。四、博物馆学与目录学博物馆的藏品的编目,与图书编目基本原理一样。五、博物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博物馆学要研究博物馆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人员组成、职责及其活动方式,研究博物馆的管理目标、管理过程、原则和方法,就要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博物馆担负着促进社会培养人才成长的任务,同时博物馆本身也需要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机构,始终必须与社会公众保持良好关系,它的需求和利益必须与其交往的各种公众保持良好关系,它的需求和利益必须与其交往的各种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结合起来,这就要借鉴和运用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和知识。一、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一定的研究方法必须与一定的对象相适应。博物馆学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博物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二、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1.以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