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文特点上出文本精彩──《麦哨》教学案例及反思《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季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课文以盛夏的乡村特有的“麦哨”为题,富有诗意。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重点描写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生活在这种天然娱乐场所中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哨声作结。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语言生动优美,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细细读来,我觉得《麦哨》这篇课文无论是文章的题目、布局构思,还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不失为学生揣摩文章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蓝本。《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于是我在实施教学时充分挖掘课文可利用资源,用足用好教材,收到较好教学效果。一、老师范读,学生品味语言师;好的文章百读不厌,我很喜欢这篇文章,读了许多遍还很喜欢。我想读给大家听一听。(老师有滋有味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2、老师读完后,你们合上书,你觉得老师哪儿读得最好?什么留在你的脑海里?生:我看到了一群身穿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的孩子。虽然打扮有些土里土气,但那么可爱。师:这是一种没有修饰,自然纯朴的美,是我们农村孩子独特的美。生:田野里变化可真是快呀,一转眼怎么就从鹅黄嫩绿变成了到处都是浓阴生:田野里的色彩真美呀!排比句:句式一样,一谢一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师:作者抓住田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作物:油菜,蚕豆,萝卜。不同颜色的花相继凋谢,各种形状的嫩果点缀,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田间风光,也营造了丰收在即的喜悦气氛。让我们一起赞美我们乡村独有的美丽。生:我最喜欢老师读的这一句: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麦田的色彩多美呀!生:阳光下麦田金光闪闪,十分耀眼。生:你没有看见吗?麦田换上了一件新装,它神气十足,炫耀自己的美丽。师:你读出了麦田的美丽,麦田的风姿。真了不起!生:我觉得那齐刷刷的麦芒最美了。老师读着“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我仿佛看到了麦穗儿生机勃勃的美,丰收马上就要到来了。师:我真高兴,你这样间接的夸我,说明我读得很成功。你感受到了这样的画面意境美,你真了不起。生:我也喜欢这一句。因为“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那么,满田的麦穗儿就奏响了一支欢快的乐曲,奏响了一支丰收的赞歌。1师:你太了不起了!音乐的音韵美,你都感受到了。读文字,就是把语言变成一幅画面,一首乐曲。好的文字就是一幅画,一首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样的魅力,独特的你感受到了。让我们读出丰收在即的喜悦心情师:我最喜欢这一句……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生:我们在这天然的运动场上尽情地玩耍,从舒服,多开心呀!师:你想怎样向城里的孩子介绍我们农村这天然的运动场呢?生:你们城里有我们这样天然的运动场吗?你们那是花钱人工制造的,而我们这是天然的免费的。师:这样的运动场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是城市运动场无法比拟的,我们多么自豪。让我们读出我们玩耍时无拘无束的快乐来。(5)采集“茅茅针”的快乐…………生:我最喜欢采集“茅茅针”这一部分,孩子们多么快乐呀!生:老师,你这个地方读得最好了,剥开叶片……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听你读,我感觉是你在品尝茅茅针,我又感觉是自己在品尝茅茅针,尝到了那甘甜清凉的滋味……师:谢谢你对老师的高度评价,你这样夸我读得好,我很幸福。【反思】孩子们在教师引领下咀嚼、品味和交流,被美文深深地陶醉了。课堂上时而默读静思,时而交流碰撞,时而书声朗朗。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欣赏,丰富了积累,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更好地表达。二、引导品味题目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