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伴随我国大型现代化医院临床业务量不断增加、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及医疗环境纷繁复杂等诸多原因,我国医疗纠纷数量逐年增长(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闹”“伤医杀医”等案件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部分媒体推波助澜,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导致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数量也在逐年攀升,医患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1-3]。如何提升医疗安全质量,有效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作者经过1年时间的反复论证和调研,于2018年1月引入医疗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目标要求,将医疗安全考核制度表单化,再通过表单的指标要求数字化,最后根据数字翻译信息化,构建一站式医疗纠纷专业管理模式(即管理制度表单化、表单数字化、数字信息化)。最终实现信息传送高效化,数据报表可视化,数据分析科学化,案例点评具体化,纠纷管理规范化,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18年1-12月,作者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处理医疗纠纷,同时与传统处理方式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XX省第十人民医院发生的住院患者医疗纠纷案例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信息组100例,传统组100例,2组科室分布、损害后果、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1.2方法。1.2.1纳入标准。(1)纳入案例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间产生、因对治疗方案与治疗结果有不同认知而导致的纠纷;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后果发生。1.2.2排除标准。非医疗行为引起的纠纷和(或)无损害后果发生。1.2.3处理方法。(1)信息组。所有100例医疗纠纷案例均采用北京新海联达公司研制的“和谐医患信息管理系统”处理。主要流程:来访来电投诉登记-核实后鱼骨根因法医疗过失分类标准(CMN)分析-医疗风险转移(医责险、医师险、手术意外险、第1页共4页医调委、法院等-形成科室督导整改报告-数据自动上报-自动统计分析。(2)传统组。所有100例医疗纠纷案例均采用传统处理方式。主要流程:来访来电投诉登记-医疗风险转移(医责险、医师险、手术意外险、医调委、法院等)-手工数据上报-手工统计分析。1.2.4观察指标。观察比较2组处理后:(1)接待办解纷处理行政工时数;(2)临床医生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3)接待办工作人员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4)患方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满意情况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级别,满意度=(很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处理后行政工时数比较。信息组接待办解纷处理工时数为(4.250±1.648)h,低于传统组的(6.420±2.09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3,P<0.05)。2.22组处理后临床医生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比较。信息组临床医生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91,P<0.05)。见表1。2.32组处理后接待办工作人员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比较。信息组接待办工作人员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32,P<0.05)。见表2。.42组处理后接待办工作人员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比较。信息组患方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3,P<0.05)。见表3。3讨论在当下全球互联网信息革新浪潮的大背景下,大型现代化医院的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也需要推陈出新。传统的医疗纠纷管理模式弊端显现无疑,存在诸如登记记录慢、字迹潦草难分辨、查询难、追溯难、统计难、评估欠合理、原因分析缺乏准确性第2页共4页等问题。其不仅大大降低了医疗纠纷处理的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医疗安全的预警防范能力。新时代对大型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