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研究VIP免费

2024年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研究_第1页
1/6
2024年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研究_第2页
2/6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研究摘要。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产生背景及其设立及运行情况。分析了目前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运行现状,针对是否应该取消医疗保险的争论,本文认为取消个人账户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目前,最重要的是完善改进个人账户,从而促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有效运行。关键词: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社会统筹一、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设立1.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产生背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最早产生于新加坡。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医疗费用上涨和医疗效率低下等问题,核心是建立起以医疗储蓄计划为主的医疗保障体系,通过强制储蓄,为参保个人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于支付自己(部分地方可为本人近亲属)的医疗费用。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抑制对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主要方式是通过强化个人义务,也即分担责任;二是提高应对重大疾病或未来疾病风险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强制储蓄累计账户基金,增强支付能力。新加坡建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多个国家开始效仿,相继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建立起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但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医疗服务市场等因素的不同,各国对个人账户的应用存在诸多差异,其实际作用和影响并不完全相同。2.我国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设立1994年,我国“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在九江和镇江两市启动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对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进行变革,改变传统模式,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实账运行,企业缴纳的作为统筹基金。其中,个人账户借鉴了新加坡方案,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直接支付,账户不足则由个人支付。我国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同样基于两大目的:一是个人要为自己的医疗承担部分责任,即自己从月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费用,明确在医疗保障中的义务和责任;二是明确规定,个人账户的第1页共6页累计资金归个人所有,强化医疗消费行为的自我约束,防范道德风险,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中国“统账结合”的模式实践至今,主要有两种方式。(1)“通道式”模式镇江医保是“通道式”的典型代表。该模式个人账户、个人自付和社会统筹资金分别发挥作用,按照规定的顺序承担不同部分的医疗费用,其中,个人账户用来支付最低段的医疗费用。(2)“版块式”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采用“版块式”的模式。该模式对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进行了界定,划分了“功能区”即用于支付门诊费用,而社会统筹基金主要支付起付线以上的住院费用和少数几种门诊慢性病费用。二、个人账户的目标与功能在实行个人账户之前,我国传统的劳保、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企业承担职工的医疗费用,看病属于“企业办社会”的范畴,导致企业间、行业间医疗费用负担畸轻畸重;二是支付主体在企业,个人基本不承担付费责任,约束力不强,导致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且效率低下;三是对医疗机构缺少监督,导致药品虚开,服务滥用,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个人账户医疗保险改革之后,“统账结合”制度可以有些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利用社会统筹来解决企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个人账户的建立,强调个人责任,即个人需要为自己看病买单,对于平稳解决公费、劳保医疗向社会保险过渡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给职工带来的震动。从实践中看,我国医保个人账户的功能主要有:一是通过明确医保个人账户的个人所有权来促使个人约束自己的医疗消费。二是用于支付现时的门诊或小病医疗费用。三是通过个人节约使用账户资金,从而促进医保个人账户的不断积累,以应付将来年老、患大病时的医疗费用支付风险。三、医保个人账户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自“两江试点”以来,学者们对个人账户的看法持不同观点,讨论从未间断。1.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成效(1)通过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明确了个人在医疗保险中的责任,约束医疗消费行为,第2页共6页控制医疗总费用。在传统的公费、劳保医疗中,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