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扶贫扶建设总结2020年工作参考计划范文2020年是"十二五"开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加快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施行"五大战役",推进闽西跨跃开展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办的关怀指导并大力支持下,市老区与扶贫办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把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讲话和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上来,不断加强实践科学开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根本主旨,艰辛奋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加快老区开展为已任,发扬闽西老区人民干革命走前头、搞建立争上游好传统,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严谨的作风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创始闽西老区建立与扶贫开发事业的新场面。2020年我市老区扶贫扶建工作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统筹规划,积极努力,理直气壮地宣传老区;效劳好照顾好革命"五老"人员;认真施行"造福工程";进一步推进老区消费开展,完善老区的根底设备建立;接着推进农业构造调整,积极扶持农村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如下:一、倾情倾力为革命"五老"人员效劳。把革命"五老"人员新的定补标准(每人每月500元)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同时尽可能在医疗补助、生活赞助和其他方面给予更多关怀和协助,把党和政府对革命"五老"人员的亲切关怀落到实处,确保革命"五老"人员安度晚年。二、加强调查研究和部门协调,加强合力助推革命老区加快开展。加强调查研究,精心谋划和制定加快革命老区特别是基点村开展的政策措施。与市老区促进会结合起草了《市加快革命基点村经济社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分别与市交通局、林业局、水利局、老促会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商讨研究进一步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开展的详细措施;结合林业局研究起草了《市2020-2020年革命基点村毛竹丰产示范工程施行方案》;结合交通局共同开展了省定革命基点村道路未硬化情况调查工作,为市委加快老区开展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可靠根据。三、老区宣传工作成效明显。我办以弘扬革命传统为主旨,认真抓好老区宣传工作,打好老区"红色品牌"。充分利用《中国老区建立》、《红土地》、《福建日报》、《闽西日报》及各种地点报刊、政府网络、电视台等媒体宣传老区建立的有关政策措施,老区村特别是革命基点村的建立开展,老区扶建中的好人好事,致力于宣传老区精神,弘扬革命传统。做好老区革命遗址材料汇编,争取到省办维护资金33万元,分别对县"刘亚楼将军故居"、连城"松毛岭战役遗址"、新罗"东肖龙泉村新四军二指队原址"、漳平"龙车革命纪念馆"进展了重点维护。每年切出专项宣传经费在《闽西日报》开拓栏目--扶贫开发在闽西,宣传报道老区扶贫工作。全市每年订阅《红土地》2300多份,实现每个老区村1份;订阅《中国老区建立》750份。2020年我办获全国老区建立宣传工作一等奖;被《红土地》杂志社评为全省发行工作先进单位。四、按打算如期完成2020年度老区建立和扶贫开发的目的任务;一是认真施行2020年老区指标扶建工程,其中:用于革命基点村根底设备补助工程143个,消费开展和社会开展补助工程39个。同时跟踪落实好各县(市、区)由省直截了当带帽工程176个;组织施行好永定湖山巴戟天种植与加工、县中堡章丰高产毛竹林、连城县林坊乡鲜切花等3个2020年度省老区科技示范扶贫工程。目前以上工程施行进展顺利,已初具规模,成效明显。二是加快推进"造福工程"施行进度。接着抓好过去14个省级示范点、30个市级示范点的续建和完善工作。积极参与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突出抓好古田、白沙、高陂三个试点镇的"造福工程"示范点建立。目前省第一期下达我市造福工程搬迁安置任务10493人(2020年灾后重建集中安置提早调度)已经全部完成搬迁安置。第二期"造福工程"指标2500人,已全部落实到户到人。到8月底全部开工,其中完成地基建立382户1584人,完成一层封顶177户769人,完成搬迁8户35人。今年"造福工程"以集中安置为主,安置在1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的到达80%以上。在施行过程中,一是突出集中安置。集中安置比例到达80%以上,构成了一批省、市、县级示范点。二是突出统筹整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