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运算法则加法的运算法则加法的运算法则加法的运算法则208208寝室寝室加法的运算法则一、说教材二、说学生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五、说教法和学法六、说教学流程七、说板书设计教材分析1、说教材内容:《加法运算法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中的第一节。我今天说的是27-28页《加法运算定律》中的第1课时的内容。教材分析2、说教材地位: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学生在一到三年级已学过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时的教学,首先,可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后面学习加法的简便方法打好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加法打下基础。其次,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述形式和字母形式,一方面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人教版苏教版说学生说学生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前三年半学生已经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对加法的意义也有了感性认识,知道把两个数合并起来要用加法计算。这一节内容,就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概括出加法的意义,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不仅理解加法的意义,而且能应用它解答实际问题。学生学会整数加法的意义,就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加法的意义打下基础。起点能力分析:通过三年半的学习,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已经掌握,这里再联系加法的意义给以概括性说明。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应用于解答实际问题,在练习中安排了相应的习题。学生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四年级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具体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观性较强,偏重对自。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认真分析。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2、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难点:培养学生在数学中的抽象概括能力。说教法和学法教法:主要通过发现法,演示法,活动法。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说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产生问题。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3、综合归纳,总结法则4、巩固应用,内化提高5、归案总结,提高认识1、创设情境,产生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0+5656+40=探索交流,解决问题。综合归纳,总结法则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同学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加法交换律吗?+=+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归案总结,提高认识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0+5656+40=板书设计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