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爱莲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2、欣赏莲花形象,揣摩写作目的。3、分析衬托、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二:预习作业:1、作者简介:本文作者,字,是代著名哲学家,著有、等作品。本文选自。2、了解“说”的文体特点:3、标题《爱莲说》的含义:4、读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周敦颐()甚蕃()淤泥()濯清涟()()不蔓不枝()亵玩()隐逸()噫()鲜有闻()予()5、摘抄咏莲的名句:,。,。,。,。三、课文分析:(1)作者把莲花比作了什么?那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的那些品格?(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那几种花?分别比作了什么?(3)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花呢?(4)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5)本文借花来喻人,从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叫做什么?你能否举例说明?(6)本文表达作者什么思想(主题)?(7)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四、课堂练习,课后巩固。11、解释加□的词语: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翻译文段中画下划线的句子:3、背默课文中的名句:①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②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③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④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⑤“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⑥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⑦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4、背诵并默写《爱莲说》:22、《爱莲说》导学案(教师上课用)2一、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是我和大家的第一次合作,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字,课题是《爱莲说》。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请同学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导入新课”键放莲花组图)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回答,一律加以肯定)解说:莲花确实是诗意盎然的。历来就有许多咏莲的名句: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宋代杨万里。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杨万里。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李白。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5、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刘凤浩。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内在的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章。二、体裁作者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体裁和作者。(按放图像)1、同学读“说”的介绍。本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偏重于论述道理。那么我们课文这个标题“爱莲说”就可以怎么解释呢?明确: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呢?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文的作者。2、(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教师补充: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三、前提测评在读课文之前,先请大家对照预习检测的生词,把它在课文上画出来,并能正确标音朗读。四、朗读训练1、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2、教师示范朗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