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20XX年百千万读写工程活动总结“百、千、万”活动工作总结根据…..文件精神,为大力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积极组织法官走进村居、走进村组、深入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努力争当人民群众信赖的“平民法官”,就“百、千、万”活动工作总结如下:一、便民诉讼方面1、从立案到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全面认真落实司法便民各项措施。不断完善定点接待制度(已建立,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在村、居、组建立“法官法律服务岗”,深入到村、居、组开展法律服务工作,该项工作我庭每月每村、居至少派一名法官进行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日常立案、审判、执行工作可与村、居诉讼联络员(每村、居已确定)联系。2、建立(已建立)长效的向群众发放统一印制的便民诉讼联系卡,方便群众与法官沟通的机制。二、巡回审判方面1、强化法庭建设,整合审判资源,使有限的审判资源发挥最大的审判价值。做到全年巡回审理的案件数量不少于所结案件的40%,或者巡回办案的天数每月不少于10天。方便群众2、对交通不便的地区或案件相对集中的地区,组织法官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对老、弱、病、残当事人,确实不便到法庭参加诉讼的案件,实行上门开庭。农忙时期,设立“田间法庭”,便利农村当事人诉讼。3、对村、居、组普遍关注的婚姻案件、损害案件、相邻关系等纠纷案件,选择一些典型案件到村、居、组巡回审判,通过公开审理、以案释法、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三、指导调解方面1、每年认真落实市中院《关于建立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巡回审判时邀请人民调解员列席旁听或参与调解工作,选派有丰富经验的法官负责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每年至少2次对镇、第1页共3页村人民调解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人民调解组织依法调解的能力和水平。2、定期(每月至少一次)召开人民调解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支持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使人民调解发挥应有的作用。3、建立人民调解室,法官指导工作室,落实好邀请调解、委托调解等制度,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其他非诉讼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业务指导(人民调解室、法官指导工作室已设立,邀请调解、委托调解等制度县院已建立,我庭严格遵照执行)。四、法制宣传方面1、指导村、居、组办好法制宣传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活动(至少每村、居每月一次),进一步提高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意识。2、大力宣传法院工作(结合各种形式),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人民法院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负担的重要职责,对法院和法官有整体、全面的认知,争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和法官的理解和支持。3、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月、禁毒宣传日、打黑除恶、扫黄打非等活动和未成年人罪犯帮教、案件回访等工作(我庭已按时间、按要求参加了法制宣传、禁毒宣传、打黑除恶、扫黄打非等活动和未成年人罪犯帮教活动,案件回访制度已建立、开展并坚持下去)。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案件,每年组织2次以上旁听案件审理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委和有关机关干部参加。五、矛盾排查方面1、认真清理涉诉信访积案的同时(涉诉信访制度已建立,并于每周五早晨10点前将本周的涉诉信访信息报立案庭),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预警在前、调解优先,立足早抓、抓小、抓苗头。2、对排查出来的纠纷建立台账,进行风险等级评估,认真研究解决方案,落实稳控化解责任,切实做到“排查彻底,化解到位,不留死角”,确保不漏排、不失控、不失管。第2页共3页3、积极开展社会矛盾纠纷非诉讼化解工作,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设立的党务政务中心(站、点)、综治维稳中心以及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做好衔接工作,充分利用“三调联动”机制,对案件进行诉前分流,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调解工作,把大量纠纷化解在初发地和始发状态。六、调查研究方面1、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关于诉讼的心声和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2、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社情民意中体会法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