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新建中学谢良才有关孟子和《孟子》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后人尊其为“亚圣”。他主张仁政,王道。《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记录孟子言论、活动的书。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本文选自《孟子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公孙丑下》•是一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民心向背的的问题,指出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注音夫郭粟寡戚畔封疆fúguōsùguăqīpànjiāng•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摆出全文中心论点,提携全文。摆出全文中心论点,提携全文。天时:天时:地利:地利:人和: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团结。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三里之三里之城城,,七里之七里之郭郭,,环而攻之环而攻之而而不不胜。夫环而攻之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然而不胜者不胜者,,是是天时不天时不如如地利也。地利也。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利”。三里三里之之城:城:郭: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夫环而攻之:是:是:方圆三里方圆三里的的内城。内城。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古义:外城。今义:姓氏环,围。而,表转折,却。环,围。而,表转折,却。夫夫fúfú,句首发语词。,句首发语词。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也。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城:城:池:池:兵革:兵革:坚利:坚利:米粟米粟((sùsù))::多:多:委委而而去去之:之:城墙城墙护城河。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坚固锋利。坚固锋利。指粮食。指粮食。充足充足弃城而逃。弃城而逃。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必胜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域::古义:今义:古义:今义:以以::本句话的意思是本句话的意思是::固国:固国:威:威:限制。限制。地域地域凭靠。凭靠。使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限。巩固国防。巩固国防。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寡助寡助之之至:至:•亲戚畔亲戚畔之:亲戚之:亲戚•畔畔::•天下天下顺顺之:之:故故君子君子有不战有不战::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战必胜”。古义:内外亲属古义:内外亲属今义:因婚姻联成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的关系之,动词,到。至,极点。之,动词,到。至,极点。通“叛”,背叛。通“叛”,背叛。•之之::他,代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