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基本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思,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把握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提升目标: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虚词、一词多义等用法。教学难点: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一、默一默(字音)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2.强调下列字词的读音。豁()然俨()然黄发垂髫()便要()还家邑()人间()隔此中人语()云诣()阡陌()二、读一读1.学生翻译翻译1—3段,将不理解的字词写到黑板上。2.集体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3.重点强调下列字词句的意思。(1)字词:异仿佛通属悉咸无论延(2)句子: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背诵1—3段。第二课时一.默一默默写重点字词句的意思。二、读一读1.学生翻译翻译4—5段,将不理解的字词写到黑板上。2.集体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3.重点强调下列字词句的意思。(1)字词:既扶志规寻三、想一想1.本文线索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关键词句思考。2.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样的地方存在吗?从文中找出依据。3.课堂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等)。四、练一练(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缘溪行2、落英缤纷3、欲穷其林4、阡陌交通5、豁然开朗6、屋舍俨然7、黄发垂髫8、便要还家9、咸来问讯10、遂与外人间隔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3、一一为具言所闻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5、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二)默写重点语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