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借助阅读之魅,让教学多一抹亮色VIP免费

借助阅读之魅,让教学多一抹亮色_第1页
1/3
借助阅读之魅,让教学多一抹亮色_第2页
2/3
借助阅读之魅,让教学多一抹亮色_第3页
3/3
借助阅读之魅,让教学多一抹亮色——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佘荔红“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建议从事教育工作的同行们。优秀的书籍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精彩,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充足的理由让自己沉浸于幽幽墨香之中。这位前苏联教育大家之所以这样建议,出于这样的理由: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借平时阅读之力来帮助备课,自己也曾尝试过。记得在阅读美国L.S.斯塔夫里阿诺斯编著的《全球通史》时,我就曾思考过如何借助史学经典改善课堂教学。每届总有学生非常无辜、无奈地表示“听不懂”历史。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此很是疑惑,纯中文教学环境,教材又编写得这么简易,怎么就“不懂”了呢?!带着疑问,我向学生询问根由,他们说历史书几下就翻完了,图画最好看,翻完了就没意思了。如果老师不讲什么故事,那就更没什么听头了。看来,要想比较好地解决问题,绕不开两个方面,一个是教材,一个是教学方式;两者中哪怕有一个亮点,都可以互为补充,不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里仅就教材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在中外史学大家面前,我的水平也就是个刚刚入门的学生。自己被《全球通史》吸引的理由,简而言之,在于一个“新”字。这种“新”源自以下三点:一是书中引用材料丰富,开阔了读者的视野,更不乏哲理性文字引人思考;二是语言表述逻辑性强,既有明确的观点,更有细致分析作为支撑;三是很好地处理和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努力用历史的火把照亮未来的路途。正如我国著名学者蒙曼所认为的,历史一定是要为现实和未来注入正能量的。以人教版《世界历史》(2003第1版)九年级上册为例,全书分有八个单元。从远古时代人类的形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跨度的恢弘历史,被图文并茂地设计成23课,版式为16开10.25印张,共计172000字。编者对世界历史进行了浮光掠影式的“超级浓缩”,除了导言部分的内容和插画还让人有些兴趣之外,其余的文字部分的确不算好看,故事性的文字偏少,结论性的话语居多,读来易于枯燥。加之教师的教学方式单调,要么照本宣科,要么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再配合习题练习。要想喜欢这样的历史课堂,确实不易。有教学一线的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有血有肉的历史往往被我们的教材和老师1抽象成了教条化的结论,几乎完全消磨了学生的兴趣”,“我们的历史教学和教材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往往是历史没有了血肉,基本只剩了个框架,而且在此框架下是严重的以论带史”。同样是介绍牛顿的科学成就,人教版《世界历史》(2003年第1版)是这样叙述的:“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读后,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列举牛顿取得的科学成就,即较好地解决“是什么”的识记性问题,但对“为什么”给予牛顿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就不太清楚,大大降低了我们对牛顿在近代科技中重要地位的理解。对比看一下斯塔夫里阿诺斯编著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下册)的相关内容:“正如我们所料想的那样,近代科学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与地理学和航海术有着密切联系的天文学领域。”……“科学早期阶段最杰出的人物是牛顿,一位可与欧几里德和爱因斯坦相媲美的伟人。除在光学、流体动力学和数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之外,他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宇宙中物质的每个粒子都对其他每个粒子有引力;引力与两个粒子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以上是揭开天体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借助阅读之魅,让教学多一抹亮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