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起止日期专题及名称第几讲计划课时完成情况备注43月23日~3月29日专题一实验3赵尚宇43月23日~3月29日专题二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第一讲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2赵尚宇53月30日~4月5日第二讲细胞的基本结构4赵尚宇53月30日~4月5日专题三细胞的代谢第1讲酶和ATP1曾义64月6日~4月12日第2讲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3曾义64月6日~4月12日专题四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2曾义74月13日~4月19日第2讲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3曾义7、84月13日~4月19日,4月20日~4月26日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4曾义84月20日~4月26日第2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3曾义94月27日~4月30日第3讲植物激素的调节2曾义105月4日~5月10日专题六遗传、变异和进化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2李远艳105月4日~5月10日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3李远艳105月4日~5月10日第3讲变异、育种与进化2李远艳115月11日~5月17日专题七生物与环境及生态工程2赵尚宇115月11日~5月17日专题八现代生物科技第1讲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2赵尚宇115月11日~5月17日第2讲胚胎工程、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1赵尚宇3月仁怀市2015届理科综合(生物)模拟测试(一)试卷分析、讲评李明瑜5月仁怀市2015届理科综合(生物)模拟测试(二)试卷分析、讲评李明瑜6月1号,2号仁怀市2015届理科综合(生物)模拟测试(三)试卷分析、讲评李明瑜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规划计划表(李远艳)专题六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第1讲遗传的物质基础考纲要求链接高考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3.基因的概念(Ⅱ)。4.DNA分子的复制(Ⅱ)。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1.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2014福建高考T28;2014江苏高考T4;)2.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2014山东高考T5;2014江苏高考T4、T16;2014上海高考T4、T15;)3.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014江苏高考T20、T6;2014四川高考T3;2014上海高考T6、T11、T12、T29;2014福建高考T5;2014海南高考T21、T24;)4.DNA分子的复制(2014江苏高考T25;2014江苏高考T6;2014海南高考T24;2014海南高考T21)【网络构建】【错混提示】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区别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操作人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细胞培养场所小鼠体内培养基(体外)巧妙构思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进行实验将物质分离提纯并各自观察它们能否将R型活菌转化实验步骤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2)二者的联系a.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双球菌。b.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c.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3)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指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4)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5)加热并没有使DNA完全失去活性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6)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合成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照)含32P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含35S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而留在外面2.噬菌体侵染试验(1)侵染实验结果及分析(2)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