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课题17、智取生辰纲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2、运用小说知识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过程方法1、理清课文思路,明确线索及人物关系。2、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情感态度从作者对杨志的蔑视和对晁盖等人的赞许中体会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教学方法读思议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准备讲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二、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1、本文是选自《水浒》71回本第16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展示课件(71回本封面)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大家已经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了。那么有哪位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杨志出身名门,是杨家将的后代,武举出身,官至制使。后押运花石纲,在黄河遭风浪而丢官,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一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杨志当然不甘心,后来得到大名府梁中书的赏识并受重用,派他押运生辰纲。)◆展示课件(与杨志有关的影视画面)(一)杨志失陷花石纲(二)杨志杀牛二被充军(三)杨志比武受重用(四)杨志押运生辰纲三、整体感知课文,分析小说情节: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说说自己了解的《水浒》中的人物,讲讲这些人物的故事了解杨志的相关经历引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了解杨志的相关经历,尤其是押运生辰纲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中心从整体入手寻找突破口,从学生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切入作品.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展示课件: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展示课件(情节与线索):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枝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一枝是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5、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四、结合矛盾冲突,分析人物之“智”1、晁、吴之“智”(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天气有何特征?(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②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着了道儿?(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展示课件晁、吴之“智”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智用人和:一稳—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