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结合传统家庭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伊吾县盐池镇寄宿制学校么乃娃古丽.依沙克)我是一名偏远山村的教师,在我工作的地方居住的大多数居民都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学校也是一所多民族学校。这里人多为牧民,因为很多家庭以放牧为生,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住学校宿舍,一部分学生和爷爷奶奶住,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是上班族。在这里,很多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家庭教育就相对来说进行的并不理想。我在这所学校教过高年级也教过低年级,甚至还教过幼儿园,不同的阶段和家长的沟通方式也相对有所改变。传统家庭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更能有利于家校合作。现代家庭教育的要求早已不是仅仅局限在父母要管好自己的孩子这种单一的层面,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发展模式,家庭教育也在与时俱进。具体表现在父母角色、亲子关系、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等方面。一、家长孩子共同学习从传统观念上看,父母是教育者,子女是受教育者,这种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家长不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不足。而现代家庭教育观念认为,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的时候父母是教育者,子女是受教育者;也有的时候子女是教育者,父母是受教育者,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形成互学互助的关系。更应该提倡父母向孩子学习,而不应以教育者自居。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家长主动向孩子“请教”课本中的内容,让孩子以教育者的身份去给家长讲解,让孩子体会教育者的乐趣,家长也可以激励孩子,试着去问“明天你要教我什么呀?”让孩子能努力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转教给家长。二、从居高临下到平等民主传统的亲子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非民主型亲子关系,使父母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不能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向孩子学习,不能理解、倾听和鼓励孩子,不能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孩子只有听话的权利,没有与父母对话的自由。现代家庭的亲子关系已经从“听话”转变到“对话”的模式,两代人对话与沟通的前提是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的确立。家长在每天孩子做完作业,吃完晚饭之后,和孩子聊聊天,让孩子讲一讲在学校、班级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问一问孩子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也可以让孩子问家长课本中的内容,让孩子判断家长回答的对不对。让孩子体会到家长是愿意听自己说话的,就像是朋友一样。三、双向互动在农牧家庭里,自从有了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多的是金钱流动,少的是情感互动,就是“我说你听、我训你忍、我打你挨”单向型的沟通方式。现代家庭教育必须从孩子的发展和家庭的发展两个角度出发,使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一起成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不仅是单向的,更为重要的是双向的。在农牧家庭,父母更应该爱孩子,让孩子懂得爱的反馈;父母教育孩子,更要向孩子学习;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多与子女沟通,作为子女不仅有“听父母说”的权利,更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四、从封闭到开放家长、学校乃至其他社会成员都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家长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使家庭、学校、社会成为培养现代人才的三大支柱。家庭应该改变对学校不信任、不合作的“孤岛”现象,使家庭、学校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形成开放的家庭教育新局面。家庭教育的开放,首先是教育对象的开放从孩子扩展到父母。其次是内容的开放,从分数教育到做人的教育。第三是教育方法的开放,讲究教育的多元化、综合化。第四是教育资源的开放。第五是教育者队伍的开放。五、从小教育到大教育传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的是他们考试的分数,而对孩子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及素质的提升关注不够。在教育内容上家长要转变观念,不能局限于小教育,而要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步,在大教育的平台上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在交流过程中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利于孩子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说的容易,但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往往会遇到太多的问题,例如1、重视家庭教育,又不懂家庭教育,所以慌乱。2、家庭教育中没有规则、计划,拿孩子没办法。3、经常冲孩子发脾气,威胁打骂孩子。4、对孩子挑剔过多,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使孩子厌学。5、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