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季风水田主要作物气候类型耕地类型水稻一、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分布亚洲季风区南亚东亚东南亚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季风水田农业约有7000年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季风水田农业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二、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其他特别条件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在生长期内要求有较高的气温。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约有7000年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读材料,圈点重点词汇,在左边区位因素图中勾画对应的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重要区位因素活动: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在气候、地形、劳动力方面的有利条件提示:1、分布区气候共同特征2、分布区地形特征3、分布区人口特征XXX(区位因素)具有XXXX(特征/条件)适合水稻生长所需XXXXX(习性)区位优势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地形:劳动力丰富雨热同期平原较多劳动力:二、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活动3:你还可以补充哪些有利区位条件?特别条件:种植经验丰富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天地很少。我国南方每户耕种的水稻田一般都少于1公顷。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在田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很有限。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三、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阅读P48页“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文本,用寻因、探果、拓展思维、前后联系的态度提出问题,请同学尝试解决。1、水稻种植业为什么不能大规模经营?2、水稻种植业单产高的原因?3、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与那些因素有关?4、水稻种植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对该农业生产造成那些影响?5、为什么水稻种植业水利工程量大?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杂交水稻在我国累计推广了2亿多公顷,增产粮食3亿多吨。因此,袁隆平获得了我国首届“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与创造奖”等。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小结: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2.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知识反馈2.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D.单产量一般比小麦低1.水稻喜高温多雨,其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C3.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4.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CD3.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B_______、C____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