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一、教材依据《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二、设计思想本节为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在图表处理方面的操作使用,能够掌握根据具体需要合理的表达意图的方法,这里注重的是对学生利用工具表达意图的培养。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一定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刚刚学习过“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会使用工具软件Word加工处理文本信息等,这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三、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2、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重点: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五、教学难点难点: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六、教学过程引入生活中我们常常用表格来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譬如课程表、成绩表、学籍表、调查表,等等。在很多时候我们会根据需要,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利用表格来组织和存放,也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分析结果,从而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事实、发现问题或者得到某些结论。一、建立表格[教师讲解]Excel2003的窗口组成:当启动Excel2003成功后,Excel2003的工作界面如图1所示。窗口与Word2000窗口的外观设计完全一致。图1EXCEL2003基本窗口Excel的文件称为工作簿。工作簿就象我们平常所使用的活页夹,工作表就相当于活页夹中的活页纸.对于每一个工作簿,它默认包含3个工作表,由Sheet1到Sheet255分别命名。用户也可按需求增减工作表.Excel的工作簿保存到磁盘上,工作簿文件的扩展名为.xls。单元格:工作表中由横竖线交叉组成的矩形方框即为单元格工作栏:创建和编辑Excel工作簿的操作窗口名称框编辑栏任务窗格是显示Office应用程序中提供常用命令的窗口Excel的工作表中可有65536行,256列,最多可包含65536×256个单元格工作表区包括单元格、网格线、行号列标、滚动条和工作表标签。它是创建和编辑Excel工作簿的操作窗口。如图2所示。图2工作表区[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在EXCEL中输入下表:图3评优活动成绩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教师讲解]Excel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利用它提供的函数和公式可以做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例列标行号单元格网格线滚动条工作表标签如求和、求平均值。a.自动求和先选取待求和的行、列及存放和的行、列,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和”按钮即可b.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用户可在Excel的单元格中输入公式和函数,利用公式可对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c.公式的输入方法公式的输入必须以“=”或“+”开始,否则Excel默认为字符型数据d.公式的复制和移动输入带函数的计算公式选定单元格后单击常用工具栏或编辑栏中的“粘贴函数”按钮或从“插入”菜单中选取“函数”命令,弹出“粘贴函数”对话框在“函数分类”列表框中选择“常用函数”,在“函数名”列表框中选择所需的函数,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函数”对话框中,键入引用的单元格地址。如:A1:E1,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单元格中出现了刚才输入的公式,按Enter键或单击编辑栏上的“确认”按钮,单元格中公式消失出现计算结果[学生活动]利用所讲的知识完成图3表格中总分与平均分的计算三、图表的处理[教师讲解]图表和工作表一样是Excel中常见的表格,它是Excel图形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图表方式表示数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直观容易理解。所以在输入完工作表中的数据后,常将数据用图表来表示1、常用的图表柱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具体数目,体现不同项目数据之间的比较。饼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图:多用来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清楚地表现出事物发展的趋势,从而帮助我们做出预测或者推论。五、工作表的打印2、创建图表的方法选取数据区域如果建立内嵌图表,则单击“图表指南”按钮或从“插入”菜单中选取“图表”命令,弹出的“图表指南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