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做新农村和谐发展的推动者以帮扶帮建为己任努力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质量和水平***市国土资源局(2008年2月26日)***村位于***县***土家族乡西北部,距市区约70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67户1023人,其中劳动力581个,不足总人口的60%;耕地面积990亩,其中水田744亩,旱地246亩;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56元,人均粮食产量228公斤,是一个严重缺水、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典型山区贫困村。2007年,市委建设扶贫领导小组将***村确定为第二轮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重点村,并确定由我局负责帮扶帮建。在新一轮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把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实际,调整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有力推进了帮扶帮建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个简要汇报。一、突出重点,狠抓村级组织帮扶帮建前,***村的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全村只有44名党员,村支两委班子也只有2人,青、妇及民兵组织尚不健全。由于无村务办公用房和场所,党员活动及党务工作开展也极为1有限。鉴于此,我们把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放在了首位。一是抓班子。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及时调整增加了2名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其中1名为本村的优秀青年,另1名为***乡畜牧站长(任村支部副书记),并培养了2名村级后备干部。与此同时,我们还帮助该村健全了青、妇及民兵等村级组织。二是抓队伍。全年上了2次党课,组织了2次民主生活会,培养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2名新党员。举办了1期党建培训班,全村的46名党员都得到了培训,三是抓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发展党员、党员分第1页共5页片联户等党的工作制度和村民议事、村民代表会等村民自治制度,以及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四是抓精神文明。针对贫困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匮乏、发展意识缺位、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等情况,我们积极开展了“争做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农民自我教育活动。在农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了“四比四看”(通过解放前后的对比,看自身地位的变化和提高;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看生活水平、质量的变化和提高;通过税费改革前后的对比,看实际收入的变化和提高;通过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前后的比较,看村容村貌的变化和改善)、“四进农家”(政策、法律、科技、卫生进农家)、“四评选”(评选和谐农家、满意干部、先锋党员、守法公民)、“四查看”(查看群众收入是否增加、干部作风是否转变、长效机制是否建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的“四个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村民提高文化水平,去除贫困阴影,树立致富信心,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该村干群团结奋斗、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祥和的喜人局面已初显。二、主攻难点,加强基础设施帮扶帮建前,***村的基础设施也十分落后,用水、行路、上学和通讯难一直是***群众是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四大难题。为解决群众的“用水难”,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该村新修了5600米的围山水渠(0.70×0.70),铺设了16000米的饮水管道,建成了55口蓄水池(蓄水量已达1751立方米),解决了212人的饮水和灌溉难题;为解决群众的“行路难”,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该村整修了3.8公里通组公路,新修了2.8公里通组公路,架设了2座(4×8)混泥土桥梁;为解决群众的“上学难”,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该村共投资125000元整修了村校和村部办公用房(其中整修学校投入80000元),并完善了相关的配套设施。为解决群众的“通讯难”,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该村购置了1台主机、4部分机和9支喇叭,建成了“户户通”的无线广播网。现在村委会宣传村务和党的政策法规十分方便。干部办事也十分方便,能在20多分钟内召集村民第2页共5页开会,一呼即应。另外,我们还积极筹措资金,为村民新建了34个沼气池,帮助4户危房户和无房户新建、整修房屋150平方米,使他们住上了安全房;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共为12户贫困户捐款16000元,赠送大米600余斤,猪肉240多斤。三、围绕热点,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经济是建设扶贫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