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阅读实施方案保康县实验小学从学校如火如荼实施生本课改以来,我越来越认识到教育者绝不是教书匠,我们教语文的也绝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几十篇文章那么简单,有句话我一直深信不疑“我听到的会忘记,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每节课都要滔滔不绝呢?其实,把课本上知识遗忘掉,剩下的才是教育效果。在生本课堂实施中海量阅读实实在在的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离不开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积累。没有坚实的塔基,就没有金字塔最后的塔尖。我想,在海量阅读方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实施: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每周两节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把阅读当做消遣,当做生活之必需,一日不可缺。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想方设法让孩子爱读书。二、建立海量阅读推荐书目:故事类: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诗歌类:郭沫若《女神》、冰心《繁星·春水》、普希金诗、泰戈尔诗等;寓言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散文类:鲁迅散文如《朝花夕拾》、朱自清散文、巴金散文如《随想录》等;小说类: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茅盾《子夜》《林家铺子》、等;文化经典著作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科普文化读物:如霍金《时间简史》、北京出版社彩图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之最》《奥秘世界》《世界自然奇观》《世界重大发明发现》《世界未解之谜》《中国未解之谜》《中国国家地理》《世界文明奇迹》《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历史读物类:如北京出版社彩图版的《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等。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二是理解文章大意。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断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并大体背诵,具体字数不限。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积累、背诵的情况,并根据积累的质量、数量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检查的过程同时是指导的过程。四、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诵读训练,甚至在家里让父母听着诵读。于是,诵读的新秀层出不穷,“小老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使更多读不好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得到训练的机会,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质量。五、利用博客开辟“小书虫俱乐部”,创设交流平台。成立书香小组,根据队员的阅读数量和质量进行评选;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用“话配画”;猜猜这是什么书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六、不求甚解在鲸吞牛食中内化。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感悟,有些问题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的“反刍”提供条件,让他们浸泡在读书声中。七、评价激励手段要跟紧。为了让孩子养成习惯读书,老师为孩子设计一顶顶高帽、一项项奖励,变着花样去表扬奖励,让表扬经常地落到学习差、纪律差的每一个孩子身上。如奖励借书权、小卡片小奖状、给同学讲故事、光荣榜、每周之星、展示作品、博客上发表照片,发喜报、给家长发信息……形式不断变化。确立人人成功的阅读星级评价策略: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习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别,“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同一标准。海量阅读受益的是学生,能力提高的是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并且可以促进终身学习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寻找一条蹊径,树立一种开展大量课外阅读的意识,在课余时间引发学生去阅读经典诗文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去开展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其实,海量阅读,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教学方法,我们经常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