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生成性教学案例学科:语文学段:初中单位:襄阳市第二十九中学作者:何红进电话:13871684131案例背景:本案例发生在初中语文课程精品赏读课《老王》一课的班级大展示环节,是高效课堂中学生情感体验生成的典型案例。案例主题:本案例研究的主题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中促使学生生成情感体验的方法和策略。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图景,因而,需要教师充分地关注学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并使其情感得以发展。所描述的实情是关于班级大展示过程中学生“情感体验生成”的相关内容。“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学生在课堂中对文本情景的再现和编顺口溜来赞扬作者等都是学生在深入探究文本后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的一种表现。这种体验是在课堂中随机产生、自然形成、收效甚好的,它不矫揉造作,毫无“秀”出来的做作之态,纯真、自然,充满原生态的味道。案例标题再现文本情景生成情感体验——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老王》的情感教学实施案例过程……师:同学们,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文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形象呢?生1: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生2:“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的载客三轮都取缔了,他的生活没有了着落,只能凑合着过日子,说明他生活非常拮据。生3:他除了两个“没出息”的侄儿外,别无亲人,孤苦伶仃。生4:他住在一个荒僻的小胡同,几间塌败的小屋里,说明他居住条件很差。生5:他得了眼病,夜间行走艰难,偶尔走路撞树也在所难免。生6:他穷困潦倒,生活艰辛、凄凉。师:同学们,从你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读书非常认真。我们不难发现,老王生活穷苦,地位卑微,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在这个不幸者的身上,却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你们看到了吗?生7:老王虽然生活穷苦,很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有时甚至少收钱,重感情、讲仁义、有良心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美丽光泽。生8:老王心眼很好,淳朴善良,老实厚道,是社会上所有人学习的典范。师:老王是生活中的不幸者。生活困苦,孤苦伶仃,居住条件艰苦,得了眼病。当时的社会对他又不关心。但就是这样一个遭到各种不幸的人,需要他人关心的人,却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心里首先想到的是帮住他人。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可老王却做到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品质呢?让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第8—16自然段。)师:选段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生9:(指着第73页的插图。)同学们,看,这是弯腰曲背的老王,这是面如土灰的老王,这是形容枯槁的老王;再看,这是一手提着香油瓶子的老王,这是一手提着鸡蛋包裹的老王。他的精神和他的外表真是一种鲜明的对比呀!他,是善良的化身。生10:在生命的尽头,老王却毫不顾及自己,还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他的至真至善至美之精神,人皆见之,人皆爱之。今天,我愿是老王,给大家再现这样感人的画面。(走上将台。)文中的“我”,你在哪里?谁愿意配合我来合演一个课本剧?(稍过片刻。)生11:(走上将台。)我愿是得到帮助的杨女士。生10、生11:(准备若干个纸团代替鸡蛋,一个塑料袋代替破布,一个饮料瓶代替一瓶香油。)生10:(打门。)生11:(开门。见生10僵僵地立在家门口,面无表情。)(吃惊。)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生10:嗯。(往里走,伸出两手,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生10:这,香油,还有十来个鸡蛋……送给你们……生11:(忙去接,见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大约十来个。)(强笑。)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生10:我不吃。生11:谢谢。(转身进屋。)生10:(忙止住生11。)我不是要钱。生11: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生10:(思考片刻。等生11。)生11:(还生10包鸡蛋的破布。)生10:(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笨拙地转过身子。)生11:(给生10开门。送他几步,目送他远去。自言自语。)老王啊老王,你走好,可别摔倒啦!生10:(向座位走去。)生11:(转身回屋,埋怨自己。)你呀,真糊涂,老王送来了香油和鸡蛋到家里,怎么就没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