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小松鼠找花生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B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读通,初步了解课文内容。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理解新词的意思。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花生是果实结地下的一种植物。2.学习本课生字,认识2个新的部首。教学难点:掌握本课生字,在田字格中美观书写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1.出示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板书:花生果)2.你们喜欢吃花生果吗?(出示小松鼠)瞧,它也喜欢吃,你认识它吗?谁来介绍它。(板书:小松鼠)3.今天,我们就跟着小松鼠一块儿去找花生果。(板书:找)4.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小松鼠有没有找到花生果,在哪里找到的呢等等)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过渡:小松鼠上哪儿去找花生果?怎么找?快读读课文吧!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大声读,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多读一读。2.小朋友读的真认真,瞧,小松鼠来了看一看这个童话故事(多媒体课件看动画)3.小朋友能不能和电脑老师读的一样好呢,再读一读课文,找出生字,再分一分自然段。4.读后检查。(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这篇可我呢一共分了几个自然段呢?2.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小松鼠的花生果里还藏着几个字谜呢,你想猜吗?(出示3个花生果,里边分别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4个上下结构的字,1个独体字)1.学习生字,读准音。2.自学笔顺。3.每种结构,师各范写一个,提示注意点。4.学生在《写字本》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1、完成《写字本》2、了解一下,还有哪些植物也是长在地里的26小松鼠找花生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B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借助拼音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课件出示生字,先抽生认读,再集体起读。二、品读感悟1、听师范读课文。2、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图的内容?(1-2自然段写了图1的内容,3-5段写了图2的内容)3、学习1-2自然段(1)自读1自然段,看谁读得最认真。(2)看图,你觉得花生的花怎么样?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鲜艳)理解“鲜艳”就是颜色明亮好看。(3)思维拓展: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五星红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4)读好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屏显)(5)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样问鼹鼠的呢?(分角色读好鼹鼠和小松鼠的对话。)屏显句子:“这是什么花呀?”“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点拨:“这是什么花呀?”要突出问话的语气。“花生可好吃啦!”要突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儿童的童真童趣。4、学习3-5自然段过渡: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1)请你看第二幅图,花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松鼠的表情怎样?(2)出示“奇怪”一词(不明白、不理解)小松鼠为什么奇怪?(3)朗读指导:(出示句子:“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谁能用这样的语气读读这句话?(4)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5)再继续指名读。(6)引导质疑:这时候小松鼠说了一句话,找出来读一读。屏显句子:(“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7)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旁边有其他人吗?那他是对谁说的?用一个词来形容。出示“自言自语”,学生认读。(8)怎样表现自言自语呢,谁再来试着读一读小松鼠的话。(9)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10)再继续指名读。(11)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哪儿去了,你能告诉他吗?(学生可能会说真的被人摘走了,也可能说花生没有结果,还可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