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惑与思永登县第五中学魏万鸿邮编:730311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以新颖的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及学生学习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出现,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比较大的空间,强调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与可操作性,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感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持续、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也给教师很多的困惑,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以下的问题。如何对“三维”教学目标进行正确定位,是有效教学的起点。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构建了课程的目标体系,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课堂教学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内容进行教学。但由于教师的理念没有及时的转变,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考试的分数,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和塑造。如何进行过多又难以展开探究活动。思想政治新教材编者试图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行成结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探究活动的设计过多,课堂时间的限制,对综合探究课多数教师的不很重视,学生又没有时间去进行相关的探究准备和探究活动,使很多探究活动难以展开,并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综合探究课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要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就必须高度重视并搞好综合探究活动。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探究过程,把握探究方法,培养协作精神和能力。如何强化教师主导作用的“弱化”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有机结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启发学生的同时,促进师生的互动和情感的升华。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注意将教科书与其它的各种课程资源合理整合,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支撑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如网络信息、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参观、调查、访谈、时事政策、党团活动、班级活动、学校特色等。理性地选用教辅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不仅相同学科的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而且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也要加强交流,拓宽视野,互相启迪,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