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生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支付、费用、相依为命、确认、郑重其事”等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在表达文章中心时的作用,提高理解词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产生对亲情的向往。[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当时男孩的心情变化,并将体会说出来。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理解课题中词语,导入新课。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平分”这个词的意思吗?你认为世界上哪些东西可以平分呢?2、同学们思考,并讲一讲自己的看法。师导入:是啊!苹果可以和亲人平分吃,金钱可以和亲人平分用,那人的生命能不能和亲人平分呢?学生回答:不能。师继续导入:可有一个男孩,他要和他的妹妹平分生命,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课件演示]板书:平分生命【设计意图】紧扣课题谈话导入,运用疑问,并且所提问题又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激起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的兴趣。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初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2、学生回答读懂的内容,。三、自主学习,初步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和句子,并好好读一读。1、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男孩:犹豫?点头?微笑?颤抖?转圈?3、找出小男孩的语言,小组内分角色练读,要求:读出男孩当时的心情,读出医生充满爱心的语气。3、小组围绕问题讨论学习。4、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犹豫”是因为男孩认为抽血就是抽掉自己的生命。“点头”是因为小男孩已有了为亲人献出生命的决心。“微笑”是想给妹妹最大的安慰。“颤抖”是他认为他就要死了。“转圈”是因为得知了输血不会死,他又可以和妹妹“各活50年了”。从“一瞬间”感受小男孩决心为妹妹献出生命的迅速。四、精读课文,情感升华。1、当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是什么表现?(课件出示:男孩开始犹豫……终于点了点头)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把你心中的犹豫,思考写在空白处。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真是个勇敢的孩子,多善良的男孩呀,是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谁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是个10的孩子,所以一开始他读男孩开始……)多善良的孩子,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当你有了这些感悟时,请你在来读读这句话。2、抽血时,他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课件出示:读男孩静静地不发出………)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表现怎样?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是什么样的?预设: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的、激动的……(课件出示:他昂起头……)4、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第5自然段。5、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医生,一好学生扮演小男孩展示读,然后让小组上台展示。6、面对这一切,医生震撼了,我们震撼了,所有的人震惊了!(课件出示:这就是人类最无私、纯挚的亲情!这就是浓浓的兄妹亲情!)激情读这句话。五、课后作业。1、在采集本上摘抄本课好词。2、把最打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主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都可以抄下来。3、收集打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板书设计:18、平分生命犹豫?点头郑重其事微笑高兴颤抖转圈男孩勇敢亲情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