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几个问题VIP免费

关于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几个问题_第1页
1/4
关于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几个问题_第2页
2/4
关于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几个问题_第3页
3/4
关于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赵永春(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近年来,由于学术界的重视,中国北方民族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资料的局限,仍有一些未被人们认识和认识不清的问题,诸如,中国北方民族与文明的起源问题,北方民族文化发展序列及其继承问题,北方民族的统一对全国大统一的作用问题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认识。笔者才疏学浅,无力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只想把上述有关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把北方民族史研究引向深入。一、关于北方民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唯一地区。后来,长江流域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人们开始对长期形成的“中华文化一元论”产生怀疑,认为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特别是近年来北方地区发现了许多重要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诸如辽宁营口的“金牛山人”、辽宁本溪的“庙后山人”、内蒙古敖汉旗宝国吐乡的“兴隆洼文化”、辽宁沈阳的“新乐文化”、以最早发现于赤峰红山而命名的“红山文化”、以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命名的“夏家店文化”等,都是轰动世界的重要文化。这些文化遗存的发现,使人们进一步冲破“中华文化一元论”的束缚,开始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起源问题重新进行审视,逐步认识到,不仅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北方地区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人说,中国北方文明是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以外的第三大文明。这种中华文化和文明起源的多元论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学界同仁的普遍认识。确实,兴隆洼文化椭圆形壕沟环卫的130多座房屋、小河沿文化陶罐上的刻划符号、红山文化的女神庙和大型祭坛、夏家店文化的祭祀遗址和近百座石城等,无一不显示着中国古代北方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北方文明不亚于同时代的中原文明,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古代北方的这些文明到底是属于哪些民族的文明,现在还没有弄清楚,但学者多认为,中国古代北方文明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文明,属于中华文明的另一系统,就是说,中华文化和文明的起源绝不是一源,而是多源。如果这一论断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属于中国第三大文明的北方文明就应该与当地生活的北方民族有关,应该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文明。当然,我们说中国古代北方文明是北方民族的文明,并不否认北方民族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联系和影响,实际上,北方民族文明也是以北方民族文化为主吸收中原文化和中亚文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如赤峰北部阿旗出土的红山文化彩陶罐,就绘有来自中原的玫瑰花、来自中亚大陆的菱形方格纹和红山本土的龙纹三种图案,说明北方文化也是各族文化交融的产物。虽然如此,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仍然可以独树一帜,她有着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无法取代的特点和特征,不可以轻视,也不可以低估。对此问题,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研究。二、关于北方民族文化发展序列及其继承问题根据目前考古学和历史学、民族学研究的成果,可以看出,北方民族文1化的发展已经形成自己的序列,早在旧石器、新石器、和夏、商、西周时期,北方民族文化即有庙后山人、金牛山人、翁牛特旗上窑古人类遗址、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新乐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等。之后,又有匈奴民族文化、东胡系民族文化、肃慎系民族文化等等。匈奴族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威震北方,在融合北方各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匈奴文化。东汉时期,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被东汉打败以后,一部分南下依附于汉朝,一部分留在当地与鲜卑人融合在一起,一部分西迁。此后,匈奴人除了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建立个别政权以外,逐渐走向衰落,除了其中一支发展为突厥以外,大部分融入汉族之中。东胡族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被匈奴冒顿打败以后,一支退保乌桓山,遂改称乌桓;一支退保鲜卑山,因名鲜卑。乌桓族一度臣服于匈奴,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乌桓族附汉,逐步迁入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