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对症下药姓名:尹猛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院岗小学电话:15971011083邮编:441106邮箱:1289051825@qq.com数学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提高,空间观念的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以清晰的概念为基础。如果学生概念不清,就不能进一步掌握各种后续基础知识,也就谈不上应用这些知识去正确地解决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到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中的基础,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必须抓好的重要一环,努力改进和加强概念教学,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分析1.记忆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智力发展水平,他们的认识水平基本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完全形成对记忆材料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加工、归纳能力,在心理机制上没有形成或没有完全形成与意义识记相适应的认知结构,为了应付考试而被迫采用死记硬背为主的方法识记概念,记忆方法是处于机械识忆为主向意义识忆过渡时期。2.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活跃,敢于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他们对抽象的新概念的理解基本上依赖于感性直观材料,判断常带有具体性和片面性,但整体来看,思维是处于具体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3.注意特点在生动有趣的课上,在争论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时,学生了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这说明他们已经有了有意后注意,即在思维活动开始后不再需要意志的努力,不受外界干扰而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了,这就发展到有意注意为主的时期。当然,小学生好动,思维持久性差,也就是小学生的听讲是断续进行的,学生注意的间歇易受情感的影响,易以个人的兴趣转移,这说明学生有意注意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4.语言特点虽然小学生的生活语言较丰富,但他们的数学语言是很不丰富的,特别是他们思维的随意性和片面性,会造成语言表达的不准确、不科学,而影响了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二、加强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1.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概念教学的一种手段。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圆的认识模糊不清,掌握这些概念比较困难。我在教学时,做了一个演示:用一根线的一端系着一个粉笔头,用手抓住线的另一端,使劲拽动,学生会被这一演示吸引,演示结束,让学生回答刚才演示中粉笔头运动的路线是一种什么平面图形,大部分学生通过自身积累的知识很快地说出是一个圆。这样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了圆的表象,接着我又提问:“那什么叫圆呢?圆有哪些特征呢?”通过提问,激发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再抽象概括出什么是圆,以及什么是圆周、圆半径、直径等概念,学生理解、记忆这些概念就容易多了。2.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是概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3]如学习“认识分数”时,先通过分月饼,让学生知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接着,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并涂出它的二分之一”。学生折啊,涂啊。交流时,有的学生横着对折,涂了其中的二分之一;有的学生竖着对折,涂出了它的二分之一;有的斜着对折,涂出了它的二分之一;问:“这些阴影部分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学生一一回答:“我把这张纸横着对折,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我把这张纸竖着对折,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我是斜着对折的,还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也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小结出:不管怎样折,也不管折成的每一份是什么形状,只要把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后来,认识分数时,还是用纸折,并涂出其中的一份……小结: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纸,也不管涂色部分是什么形状,只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这样,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达到了概括化程度很高的理解。3.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讲清概念归纳比较是概念教学的有效方式。如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