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总结**乡农民田间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总结为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培有工作,大力推广农民田间学校教学模式,实现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在我中洲乡建设高标准的农民田间学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结合我乡农业发展实际特创办**乡农民田间学校。一、指导思想以我乡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导向,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衣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为依托,科学布局,在农业产业链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创新机制、提升条件、发挥作用,强化基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切实推进农民孝育培训与农业生产发展深度融合,为推进我乡农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二、基本原则(一)政府引导、服务农民。按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求,明确建设目标落实建设内容,加强运行管理。认其研究民的学习意愿,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学习培训,增强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针对性和实(二)整合资源、台作共赢。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家庭农场等新望农业经管主体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尊重各类主体意愿,充分将农民教育培训对象、内客和需求融为一体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发挥美积极性,实现合作共赢。(三)创新模式、纳入体系。充分利用农民田间学校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将农民田间学校纳入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农民田间学校在基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三、目标任务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家庭农第1页共4页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我乡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农民田间学校1所。四、建设内容依据上级文件指示要求,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硬件设施建设。学校建设200平米以上的固定活动场所(教室)1处供学员学习讨论,配套40套课桌椅、1套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机、电脑教学白板、音响设备等)并配挂相应的制度和教学流程等图片设立30平米左右的科技书屋、技术咨询服务室、设备储备室各1间,设立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1个建设可供学与员使用的试验示范、实操实训基地1处。(二)技术组织和人才培养建设。1.技术指导小组。构建个长期运行的技术指导小组,该小组由我乡农民田间学教专家组成员行业技术专家,业务骨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构成。2.轴导员团队。选拨3名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实践经验、沟通协调能力和亲和力强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田间学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铺导团队。3.学员通选。农民田间学校应有30名左右固定的农民学员,学员的选择以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农业企业或合作社骨干、回乡大学生、回乡农民工为主,有奉献精神且自愿参加,通过农民田间学校规范培训,把他们逐步培育成”土专家”。4.辐射带动。学校每年辐射带动培训普通农民150人5.学员培训,按照《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操作规程》开展培训,培训前开展参与式需求调研,根据需求调研制定完善的课程计划。6培训档案。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学、培训管理档案。(三)可持续运行机制建设按照“一组、一员。一批,一地、一栏、一历”的田间学校长期运行机制,即即成立一个规范运行的技术指导小组,培养一批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户,建立一个学员试验示范、实操实训种养基地建立一个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根据动植物生长周期关键节点和生产管理形成一个种(养)季节历,确保农民田间学校持续发展。五、资金筹措及用途管理第2页共4页项目总投资30万元,全部来源于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费23万元,管理及辅导员培训费7万元。基础设施费包括农民田间学校教室及配套房屋建设、试验场地建设或租用、所需设备的购置、标牌和信息栏制作、需求调研、技术研讨等产生的费用。管理及辅导员培训费包括培训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费、场地费、讲课费、资料费、交通费及其它费用(现场教学费、授课教师交通食宿支出等)。六、保障措施(一)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创建顺利实施,成立我乡农民民田同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具体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