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目标考核工作措施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区教委要负责全区义务教育均衡的统筹、规划、指导和协调,组织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实施工作,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年前把我区建成“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提高我区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现就推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指导思想: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区域均衡、城乡共进、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二)逐步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基本均衡,总体目标:以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重点。至年,全区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所有学校均达到层次目标第1页共7页管理规范级办学标准,基本实现中小学标准化,开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局面。二、工作措施一)并制定建设规划,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认真落实全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结合《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修订我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意见。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我区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和学生生活设施不配套,及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简陋和教学仪器配备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的支持,并切实用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专项经费。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校点布局调整的力度。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和“先建后撤”原则,结合我区城乡教育发展及人口变动状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将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纳入新农村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步建设。中小学校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要防止因校点调整产生学生辍学和上学难等问题。加快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建设。以城镇薄弱学校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重点,对本区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集中力量进行改造;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质公办学校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快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至年,全区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基本第2页共7页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区“两基”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二)优先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需要,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足额配备农村学校教师。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倾斜配备农村学校教师编制。落实寄宿制学校的安全保卫、生活管理、卫生保健等方面人员编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支教岗位计划,每年选聘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教师素质提高机制。教师继续教育经常性经费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2%并纳入预算安排。做好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年小学90%以上的教师达到大专学历,初中85%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培养义务教育段市、区级骨干教师、校长100名。加强干部教师交流互动管理。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支教制度,逐步推行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特级教师、中学研究员、市级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讲学支教制度和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到XX县区学校任职、培训制度。着力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地区,教师工资、地方津补贴、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足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教师收入不低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前的水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中,中、高级教师职务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倾斜。进一步规范教职员工从教行为,不断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生观、服务观,认真履行教师第3页共7页职责,加强人格修养,关爱每一位学生,为人师表、严以律己、乐于奉献。严禁从事有偿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