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本文作者和写作背景。(2)掌握生字词。能听写,知道含义。(3)理解比喻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感情,体会比喻说理的作用。(重点)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唤起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雄健的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民族精神和责任感。名:李大钊(zhāo),字守常。时:1889—1927地:河北乐亭评: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有重大贡献。1927年4月28日,被杀害于北平。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作:《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本文写于1923年。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新文化的破坏。封建复古势力从一蹶不振中昂起头来,对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正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逼xiá()qí()岖阻yì()回环qū()折险峻()平坦()愈能()丛山叠()岭一xiè()千里狭抑崎曲泻yùjùntǎnlǐng逼狭: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雄健:险峻:魄势:极其狭窄,给人以威胁。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阻止、抑制。曲折,环绕。也像是这样。如:像;是:这样。强健有力。气魄形势。2.解释词语。(山势)高而险,或(形势)危险严峻。朗读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体会作者的感情。2、感受本文的语言特色。①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②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③用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④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精神联系起来,点出了题目。⑤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进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4.重点字词赏析。(1)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具体指什么意思?(2)第二段中的两个“其”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3)老于旅途的人:(4)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5)奇绝壮绝的境界:第一个“全”是“全部、整个”的意思。“不全是平坦的”,说明有的是平坦的,有的是不平坦的。第二个“全”是“完全”的意思。“全靠”强调雄健精神的重要,没有它就不能冲过去。前一个“其”指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后一个“其”指民族生命的进程。在旅途上衰老。本来。雄奇壮美到了极点。•1.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两者之间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理解课题的含义、并把二者的关系说出来吗?•2.“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国运?“雄健的国民”又是怎样的国民?(可以联系文中的具体语言来回答)•3.文中多次提及“趣味”,该如何理解?找出相关语句来加以赏析。1.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两者之间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理解课题的含义、并把二者的关系说出来吗?含义:“艰难的国运”:述说我国当时的国运艰难;“雄健的国民”:强调我国国民要具备雄健的精神。艰难的国运,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关系:在国运艰难的时候,国民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2.“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国运?“雄健的国民”又是怎样的国民?(可以联系文中的具体语言来回答)艰难的国运:“逼狭、绝壁断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