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白杨》课件《白杨》课件《白杨》课件1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晰伞抚绍疆陷),正确读写“清楚、插嘴、分辩、摩挲、介绍、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第1页共51页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教学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像之处。1、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新疆建设者的有关资料、文艺作品,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2、观赏、学唱歌曲《小白杨》等。1课时第2页共51页一、营造氛围,激发情感1、出示课件,戈壁滩上的白杨树2、音乐《小白杨》“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3、师:敬爱的同学们,在我国的西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着一棵棵高大挺立的白杨树,“哪儿须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一生根发芽,长出粗大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第3页共51页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毅,不懦弱,也不动摇。”今日我们就和现代作家袁鹰一起来观赏戈壁滩上的白杨。(板书:白杨作者袁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配乐朗读《白杨》(学生带着情感听,将生字新词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画记号)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生字:晰伞抚绍疆陷新词:清楚、插嘴、分辩、摩挲、介绍、陷入、浑黄一体区分“分辩”与“辨别”。齐读课文中的注释②戈壁:蒙古语意第4页共51页犯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3、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带着深厚的感情听了课文配乐朗读,并学会了生字新词,能谈谈你的印象吗?生1、白杨能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大戈壁上坚韧的生长,它的生命力太坚韧了!生2、无论遇到自动样的艰难险阻,白杨树它总是“那么坚毅,不懦弱,也不动摇。”生3、老师,我还发觉作家袁鹰表面上是在写白杨,其实他是在写人,就像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课文《落花生》一样……第5页共51页生4……4、师:听了同学们的沟通,老师真是太兴奋了,从大家的沟通中我看到同学的学习是多么的用心啊!三、再读课文,深化认知1、出示课件:大戈壁2、师: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谁能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来?生“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线并不那么清楚,都浑黄一体。”第6页共51页3、齐读这段话。师:在读这段话时,你读出了什么味儿?生1、这段话形象的写出了大戈壁环境非常恶劣。生2、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结合课件重点理解:浑黄一体4、出示课件5、师,看着窗外时常闪过一棵高大清秀的白杨,兄妹俩发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论。他们是在争辩的?6、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重点理解“高大挺秀”和比方句“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第7页共51页的卫士出神。”四、重点品读,体会情感1、师:孩子们小小的争辩引起了爸爸深思,“爸爸的微笑消逝了,脸色变得肃穆起来。”那么,爸爸是怎样评价白杨树的呢?2、重点朗读第12节爸爸对白杨的评价。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也不动摇。”①指名朗读;②老师范读;③全班齐读。3、师:从爸爸的这段话中,你们又体会到了白杨的什么特点?生1、我看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它从来就这么直”。第8页共51页生2、白杨树它很坚毅,不怕任何自然灾难。生3、白杨树生长的范围很广,“哪儿须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大的枝干。”生4、老师,我想爸爸的这段话表面上好像是在写白杨,事实上他是在告诫孩子们要做像白杨那样的人。4、师:同学说的都不错,特殊是刚才的这位同学体会真是太深刻了。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3节:“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明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第9页共51页①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设问句。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那段话。……五、激情阅读,升华情感1、指导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