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五章物态的变化第3~4节教育科学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五章物态的变化3汽化和液化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二.重点、难点:1.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4.知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三.知识点分析(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的特征:(1)观察实验现象: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沸腾前;二是沸腾中;三是移去火源之后。具体观察思考内容:①首先开始给冷水加热时,在什么地方形成气泡并考虑气泡是怎样形成的?②继续给水加热观察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③当水沸腾时,观察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大小有什么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温度计的示数能说明什么?④撤掉酒精灯,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2)沸腾的特点:①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②沸点: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③沸点与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④液体沸腾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2)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控制变量法):增大(减少)液体的表面积,提高(降低)液体的温度,加快(减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都可以影响液体的蒸发。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某些气体液化(或两种方法兼用)。用心爱心专心家用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利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并储存在钢罐里的(液体打火机)。火箭上的液态燃料和氧化剂则是在相当低的温度下利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获得的。(四)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1.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固态、液态和气态是人们从宏观特征来区别物质的状态。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自然界中物质还有其他的存在形式,从物质的内部结构来考虑,人们发现了物质的一个个新的状态。(1)等离子体:当气体被加热至上万摄氏度高温时气体将成为带电粒子组成的集合体,这种状态的物质叫等离子体。(2)超固体:是原子核构成体,中子构成体及黑洞这类密度很大物态的统称。(3)软物质:20世纪后期科学家认识到的一种物质形态,如:液晶、聚合物、胶体、膜、泡沫、颗粒物质、生命物质等,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统称为软物质。2.物态在改变着世界从蒸气机到热管(1)蒸气机的基本原理:水沸腾变成蒸汽,高压蒸汽能推动活塞运动。由蒸汽来驱动叶轮转动,这样的装置叫蒸汽轮机。常用在远洋轮船和发电站中。(2)热管的传热在各种常见的材料中,铜的传热本领是很大的,但是20世纪后期研制成功的热管却比铜管的传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的中间充以酒精或其他液体。当对管的一端加热时,吸收芯一端的液体吸热而汽化,蒸汽由热端跑到冷端,在冷端液化,冷凝的液体进入吸收芯,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热端。如此反复,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液化,把热从热端“运送”到冷端。有人做过测试,在长度都是0.8m的情况下,一根直径为2.4cm的热管,其热传递本领相当于一根直径274cm的大铜柱。3.利用物态变化创造现代生活物态变化规律的应用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如:高压锅、电冰箱等用心爱心专心附:电冰箱的致冷原理家用电冰箱的致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三大部件组成的,如图所示,电冰箱所用的物质是容易液化和汽化并且在汽化时能大量吸热的物质。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将气态物质压入冷凝器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同时被液化了的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电冰箱内的蒸发器,在蒸发器里迅速吸热汽化,电冰箱内温度降低。蒸发器中汽化了的物质又不断被压缩机抽出,重新压入冷凝器中,并且放出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的热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