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鹤岗市大陆四校马丽芝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14课《愚公移山》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本文是根据《列子.汤问》中同名故事改写的,通过这个故事,反映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美为达到某种理想,敢于奋斗,自强不息,博大自信的民族精神。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应会的生字新词。2.了解全文内容,理清层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注意语气和停顿。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脑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课前谈话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曲(彩屏显示:MTV录像课件《愚公移山》(生听)同学们: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听着这高亢激越的歌曲,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场景?你又会想些什么呢?(生谈)1.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歌实在是太感人了,相信你们也和老师一样,被愚公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也有人说是寓言故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课题入手,提出问题(1)课题中的“愚公”本意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愚蠢的人)(2)从课题中你看出了什么?有哪些疑问?(生答,师小结给予肯定)(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到底愚不愚?请大家翻开课文,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层(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愚公为什么下定决心要移山?移山遇到哪些问题,结果怎样?(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按照:移山→准备→过程→结果划分层次)二、再读课文,解决疑问1.学生自主学习故事中的愚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细读课文,找出正确答案,可轻读也可默读,不理解的可与同桌和前后桌讨论后说体会。2.全班交流汇报谁愿意说说愚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愚吗?你是从哪体会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体会愚公不愚,反而聪明、智慧。A.体会两场争论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B.抓住愚公与家人的争论(电脑课件出示)体会愚公之妻的关心和愚公的坚定不移的移山决心,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和分角色朗读。(板书:不怕困难无私奉献)a.抓住愚公与智叟的争论(电脑出示对话)体会智叟不智,惧怕困难,自以为是,愚公不畏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板书:锲而不舍)分角色朗读和一人扮两角色朗读表演。b.组织学生讨论:如果玉皇大帝没派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山移走吗?(板书:勇于探索)三、质疑拓展,升华主题1.我们今天要不要发扬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引导学生体会:a.愚公移山精神是克服困难的精神,今天仍然要发扬下去。b.在学习上要有愚公移山那种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2.再放《愚公移山》MTV感受上下齐动员,令人精神振奋的场面。四、总结提升(大屏幕出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让愚公移山精神永驻!)板书设计不怕困难无私奉献14、愚公移山锲而不舍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