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引导学会说写城关区一只船小学陈玉琴《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有明确的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好的写话内容,写自己想说的话呢?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设计就应当随着课堂生成随机应变,只有这样的睿智才能找到最佳的策略。一、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引导。发现的过程是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为学生随时指引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方法,这样潜移默化将孩子的视线引入广阔的生活中,老师可以抓住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练习说话、写话。去年,我们学校将要拆迁,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消息让他们很吃惊,也有些不舍,我看到孩子们情绪低落,于是,早自习谈话时,我从一个若有所思的小家伙开始采访,大家七嘴八舌说着理由,我随即让孩子们拿出笔,把自己的想说的话写下来。他们静静地写着,虽然是一两句话,却让我感动。“学校拆了,我再也看不到花园里美丽的月季花了。”“学校一拆,草丛里的蝈蝈们就没有家了!”“我舍不得自己的校园,因为我喜欢在操场上和小伙伴玩耍,操场拆了我可怎么办呢?”多么质朴的语言,简单的句子中透着孩子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春天的到来,给大自然带来了大的变化,课文中的文章描写着春天,何不让孩子们也去写写呢?给孩子一幅幅春天的画面,听听他们的发现:“小草悄悄地从土中冒出头来,嫩绿的小芽真可爱!”“树上的叶子穿上了新的绿衣服,桃花开了,她们个个穿着粉色的衣服,真漂亮呀!””春天是个魔术师,他让植物们穿上了各色的衣裳,让大地变得更美了。”我让孩子们去观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话,孩子们竟然有这么多好词好句,这是多么可贵呀,种下了一颗爱观察的种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观察对于儿童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二、用一颗享受生活的心去感动。每个早自习,除了读文认字十分钟,我总会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他们认的字不多,我可以随时站在旁边提醒,在读《草原上的小木屋》时,当读到“天还没亮,妈妈轻轻摇醒玛丽和劳拉,借着火光和烛光,给他们洗脸梳头,然后给他们穿得暖暖的。妈妈在她们红色法兰绒内衣外面套上羊毛衬裙、羊毛衣服,还让她们穿上羊毛长袜,还给她们穿上外套,戴上兔皮帽子和鲜红的毛线手套。”全班好多孩子笑了,我问一个笑得最高兴的小男孩:“你为啥笑了?”他坦率地说:“因为她们穿得太厚了!”我抓住大家好奇之处,接着说:“那大家冬天出门上学是怎么穿的呢,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待会告诉大家。”她们动笔写下了“一到冬天,妈妈给我穿得特别厚,在毛衣上,还要套上那件粉色的羽绒服,出门时给我戴上了毛线织的帽子和手套,生怕我感冒。”“我每天坐爸爸的车上学,车上暖和,进了教室有暖气,我特别爱出汗,只需要毛衣上穿一件短棉袄就行。我比劳拉舒服多了。”当读到“到了半夜,劳拉被一种奇怪的声音惊醒。那声音好像是枪声,但又比枪声尖,而且拖得很长。声音一阵阵传来。玛丽和卡丽宝宝依旧还在梦乡,但劳拉却怎么也睡不着。”我问孩子们,此时劳拉的心情是怎样的?有的说很害怕,有的说很担心,我问他们有过这样的心情吗?他们举手站起来,大胆地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我赶快暗示让大家拿起笔写一写告诉大家。运动会上怕发令枪声的男孩写到:“我从小怕砰砰的声音,上次运动会上,每次老师举起发令枪时,我就赶快捂住耳朵,闭紧眼睛,等哥哥姐姐开始跑了,我才把手放下来。”个头在我们班最高的男生写道:“我很怕夏天打雷,上幼儿园时,我有一次中午正睡得香,就被雷声吓醒来了,当时我觉得心砰砰直跳。从窗户往外看,豆大的雨点打在玻璃上,啪啪地响,雨下得真大呀!”孩子们乐于参与,因为由一个例子迁移到生活中的经历,自然有兴趣,而且难度降低了,写话是一种快乐被孩子接受,乐趣让他们愿意表达。三、用一种充满智慧的思考去启发。生活中有许多感人至深,富有教育意义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恰到好处的切入点能激发孩子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