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小结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岳麓版选修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有关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所处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B.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C.在社会生活方面,其影响无处不在D.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解析:中世纪罗马教廷鼓吹教权高于王权,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答案:B2.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A.上帝B.罗马教皇C.马丁·路德D.贵族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个“权威”应该指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经分析马丁·路德破除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答案:B3.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前后王权和教权的斗争。从材料中教皇和皇帝地位的变化以及对于宗教改革的认识可判断选择D项。答案:D4.在16世纪,他(右图人物)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英国宗教改革的显著特点是()①国王自上而下推行改革②建立了民族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③改变了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④改革中发生了宗教战争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③④不符合英国宗教改革的史实。答案:A5.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C.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1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根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不仅要在思想上要打破神学世界观,而且要在政治上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答案:D6.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提取材料信息“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一句说明没有否定基督教。“不管……或是……”一句说明否定教皇地位。A、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7.重大社会变革、历史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D.批判神学思想解析:结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内容、特点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借宗教题材进行反封建斗争;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主张信仰即可得救。二者都强调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B项指启蒙运动,C项指宗教改革,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的神学统治,并不反对神学思想。答案:A8.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②主张人在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他后天的命运③主张建立民主的、共和制的教会④主张简化宗教仪式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④解析:二人的改革都否定教皇权威,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因而也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先定论”。另外,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要比马丁·路德激进,主张建立民主和共和化的教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答案:C9.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