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跳礅上的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字。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墩上的歌”是什么意思。【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培育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2、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结尾句的含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你看到了谁?他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去干什么?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小溪,他们是怎样过去的?我们把小溪里这些条形的石头叫什么呢?相机板书:跳礅2、学习生字“礅”。3、师述: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溪。小溪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晴天过河还好说,下雨天过小溪麻烦就大了!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看看这些农村小朋友是怎么过河的。把课题补充完整。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大意课文中有哪些人物?文中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三、自读课文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跳礅的?找出有关句子画上“~”。()(2)跳礅上的歌是一支什么样的歌?用“—”画出来。2、学生自学。四、检查自学情况1、学生汇报思考题一,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跳礅的样子?⑵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哪句话具体写了跳礅的样子?⑶学习第二句: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什么要这样比方呢?课件展示“琴键”和“跳礅”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感情朗读这一句,并把这句优美的句子背下来,并仿说比方句。2、学生汇报思考题二,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欢乐的歌、友爱的歌、赞美的歌。答后再问:“欢乐的歌”是谁欢乐?“友爱的歌”是写谁和谁的友爱?“赞美的歌”又是赞美谁呀?3、过渡:这三支歌都是在什么地方唱出来的?那为什么跳礅上每段歌又不一样呢?接下来我再来学习二至四自然段。五、分组学习二至四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小朋友们什么时候过小溪?2、怎样过小溪的?3、结果怎样呢?学习形式:分为三大组,第一、二、三组分别学习二三、四自然段六、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学习第二自然段1、第一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跳。并从这个“跳”你能体会出小朋友们当时怎样的心情?2、学习本段生字、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过小溪的时候,课文中还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学习生字“踏”,除了这个生字,这个自然里还有哪些生字?并相机学习多音字“朝”。(2)全班齐读含有生字的词语:朝阳、映照、踏着、淙淙。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学习第三自然段1、第二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蹚。2、课件出示蹚过小溪的图片,理解“蹚”的意思,并问:我们蹚小溪时,大哥哥、大姐姐会说些什么?我们又会说些什么?3、学习生字词:为什么要蹚小溪呢?你还能用文中的一个字说出蹚过去的原因吗?学习生字“涨”。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相机学习“浑浊”。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达到熟读成咏。学习第四自然段1、第三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渡。2、学习生字:理解“渡”的意思,并与“蹚”进行比较,从这两个动词中,你能体会到哪个自然里的水还要深相机学习本段最前面出现的两个生字“更深”。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播放老师背着小朋友们渡过溪的各种图片,并进行适当的解说,让学生从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4、看了这些图片,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5、采纳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背下这一段。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最后个自然段,问:“我们”在这一支支动听的歌声中,有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