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城东路小学---于丽霞【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2.初步学会读、写分数。3.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用分数表示具体的图形【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蜡笔。【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孩子们,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大屏幕上有我的名字,我叫于丽霞,大家可以叫我张老师。你能介绍一些自己吗,一起说,你能单独介绍自己吗?生:我叫......,我的爱好是......。师:你们介绍得真详细,等会你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吗?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吗?咱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游戏规则:我出数字,你们用相应的拍手声来回答我,如果我出数字3,你们应该拍几下?......能速度快点吗?师:孩子们,玩得开心吗?我也玩得很开心,希望我们一会能愉快地度过接下来的这一节课,现在请大家静息好,等待上课。二、引入师:孩子们,还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吗?瞧,他们又吵起来了,走,看看他们在为什么争吵,原来是为了分这几个月饼,孩子们,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该怎么帮他们分这月饼呢?三、新授1、认识生:13生:他们每个人分2个月饼。师:为什么要每人分2个呢?生:这样分才更公平师:说得非常好,我们不仅要帮他们分,还要看怎么分才最公平,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发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一起来,读一读。梳理: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你能用拍手声回答我吗?(课件:每人分2个)师:如果只有2个月饼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个?请你用拍手声回答我。(课件出示:每人分1个)师:如果只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用拍手声回答我。......师:怎么不拍啦?那你觉得该怎么平均分这个月饼?生:一人半块。师:现在这“半块”月饼我们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不能)师:孩子们,不急,现在咱们就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来创造一个数来表示它,我们先写短横,表示把这个月饼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就在短横下面写2,这“半块”月饼就是其中的一份,在短横上面写1,孩子们,老师写完了,你见过它吗?(1)、生:见过。师:你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2)、生:没见过。师:你认识它吗?(不认识)这个就是咱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它读作:二分之一。(边写边板书)跟着老师读读。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1>、写分数问:孩子们,你们会写了吗?(1)、生:会写了。(你是个仔细观察的孩子,我喜欢你。)(2)、生:......师:哪些孩子知道老师刚刚是怎么写的呢?咱们来回忆一下,我们先写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短横下面的2,表示一共分成了2份,最后写短横上面的1,表示取了其中的1份。自己再写写,看谁写得最漂亮(同桌互相欣赏一下)师:根据刚才分月饼的过程,我们知道了熊大得到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那这个表示的是什么呢?(抽说)生1:......生2:......小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提问:熊大的这一份我们用来表示了,那熊二这一份又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吗?也是(板书)为什么?生:因为熊二也是得到的这个月饼的一半,(它得到的是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1份。)问:这个又表示什么?(抽生回答)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2、生活中的师:我们知道一个月饼的,下面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课件展示饼干)问:这是一块饼干,你能完整地说一说怎样得到它的吗?(课件上斜着分)是这样平均分吗?生:把一块饼干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块饼干的。(课件展示苹果)问:这是一个苹果,你能完整地说一说怎样得到它的吗?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苹果的。小结:不管我们分了月饼、饼干、苹果,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3、合作交流,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