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及特点;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统治;“三一”运动的爆发;朝鲜反日民族大起义;阿姆利则惨案;甘地和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战后初期土耳其面临的形势,凯末尔革命及其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甘地及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领袖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及其作用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对一战后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对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2.通过对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新特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3.中国等亚非国家民族不断觉醒,有的成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民族解放道路。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教学重点朝鲜的“三一”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教学难点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等。)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学生回答)我们知道,帝国主义的本性就是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加紧了对亚洲、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控制;而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于一战时期的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本国人民开展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一轮新的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和非洲兴起。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讲授新课]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指导自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然后总结知识要点如下:用心爱心专心11.时间:1919~1923年。2.背景(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一些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2)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等国家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得以建立发展。(3)一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3.特点:民族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4.突出事件: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埃及“华夫脱运动”。学法指导提示学生:理解掌握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1)一战期间列强侵略的暂时放松→亚非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壮大。(2)十月革命的影响。(3)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掌握民族解放运动呈现的多种类型:如,中国等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民族解放道路;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家,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建立起来或迅速发展,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二、朝鲜三一运动指导自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总结知识要点如下:1.背景:日本的残暴殖民统治,激起朝鲜人民反抗。2.导火线:前朝鲜国王暴亡。3.时间:1919年3月。4.经过:汉城集会(宣读《独立宣言书》)→武装起义→反日民族大起义——失败。5.意义:表现了朝鲜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有力打击了日本殖民统治。知识联系联系过去所学内容概括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朝鲜变为殖民地的?1876年《江华条约》打开朝鲜门户;1905年把朝鲜变为“保护国”;1910年《日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