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空气质量日报在空气质量报告的指标中,有SO2和NO2的指数单质硫的图片硫的存在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易升华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者地壳的岩层里化合态:存在于硫化物和硫酸盐中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硫的物理性质硫的化学性质与铁生成硫化亚铁与铜生成硫化亚铜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其他非金属反应一、二氧化硫的性质气体气体无色无色有刺激性有刺激性有毒有毒--10℃10℃,易液化,易液化比空气大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1体积水大体积水大约能溶解约能溶解4040体积的体积的SOSO22状态:状态:颜色:颜色:气味:气味:毒性:毒性:沸点:沸点:密度:密度:溶解性:溶解性:1.物理性质:实验4-71、把盛有S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试管内液面上升→溶解度1:402、取出试管,滴入石蕊试液(或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pH约为3~53、取出试管,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加热后再观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又恢复为红色☆漂白原理: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能使品红褪色,但不能是石蕊等酸碱指示剂褪色2.漂白性:几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比较: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物质物质HClOHClO、、OO33、、HH22OO22SOSO22木炭木炭原理原理将有色的色素氧化为稳定的无色物质与色素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将有色物质将有色物质的分子吸附的分子吸附在其表面在其表面实质实质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变化)物理吸附物理吸附((物理变化)效果效果永久性永久性((不可逆)暂时性暂时性((可逆)暂时性暂时性范围范围可漂白可漂白大多数大多数有色物有色物质,质,能使紫色石蕊褪能使紫色石蕊褪色色可漂白可漂白某些某些有色有色物质,物质,不能使石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蕊试液褪色可吸附某些可吸附某些有色物质的有色物质的分子分子3、化学性质(1)SO2是亚硫酸(H2SO3)的酸酐,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化合生成H2SO3: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做可逆反应。特点a、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的两个化学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同时共存,两个化学反应构成了一个对立的统一体。2223SOHOHSOb、两边的物质互为反应物、生成物。特点c、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问题讨论问题讨论我们学过的哪些反应是可逆反应?H2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可逆反应吗?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222322COHOHCOClHOHClHClO想一想:请你判断以下几组反应有哪些属于可逆反应?A£®2H2+O22H2O和和和和2H2O2H2¡ü+O2¡üB£®N2+3H22NH32NH3N2+3H2铁触媒,500℃20MPa-50MPa铁触媒,500℃20MPa-50MPaC£®H2+I22HI高温2HI高温H2+I2点燃通电D£®2Na+Cl2点燃2NaCl2NaCl通电2Na+Cl2¡ü熔融BC3、化学性质(1)SO2是亚硫酸(H2SO3)的酸酐,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化合生成H2SO3:2223SOHOHSO②与碱性氧化物化合:Na2O+SO2=Na2SO3CaO+SO2=CaSO3③与碱反应:2NaOH+SO2=Na2SO3+H2ONaOH+SO2=NaHSO3Ca(OH)2+SO2=CaSO3+H2OCa(OH)2+2SO2=Ca(HSO3)2实验室制取SO2,可选择用碱液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3)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还原性较强)+4①氧化性:2H2S+SO2==2H2O+3S↓注意硫化氢气体中毒SO2的还原性a.与O2的反应:b.与卤素单质的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SO2+Cl2+2H2O=H2SO4+2HCl氯水褪色c.与其他氧化剂反应:例如:与KMnO4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溴水褪色②还原性:22322SOOSO催化剂△橙色黄绿色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氯水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则1molSO2通入含1molCl2的氯水中,所得溶液的漂白作用加强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