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忆秦娥娄山关-(2)VIP免费

忆秦娥娄山关-(2)_第1页
1/19
忆秦娥娄山关-(2)_第2页
2/19
忆秦娥娄山关-(2)_第3页
3/19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还是一位史学家,诗人,书法家。背景资料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二渡赤水,24日攻占桐梓,25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相遇,敌军败退,红军继续进军,与敌激烈拼搏,反复争夺,红军终于占领高地。此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迅速通过娄山关。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一九三五年一月党的遵义会议(毛泽东奠定了自己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后,攻打娄山关的情况。这是当年二月。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选择正确的读音。娥(wǒé)娄(lóulǒu)啼(dítí)咽(yānyè)辨字组词。娥()娄()峨()搂()蹄()咽()帝()因()指名朗读诗词1、初步把握诗歌感情。2、除了书上那幅图,你仿佛还看到了哪些图画?1、你从词的上阕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2、下阕表现娄山关战斗的哪一阶段?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1、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问题:①两句各抓出了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方法?②两句应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2、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问题:①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②这两句应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③想象并说明红军战士在行军和跨越娄山关时的心理活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真如铁”:代用杜甫的《潼关吏》“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比喻娄山关的险固。“漫道”:莫道,不要说。表现红军对自然险阻的藐视,对顽抗之敌的鄙视。“从头”:隐喻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表现了诗人无坚不摧、履险如夷的豪迈气概和跨越一切艰险的雄放胸襟。写景:把山比作海,以血形容太阳(比喻)显示出磅礴的气势,悲壮奇丽的意境。抒情:表达了亦喜(胜利)亦悲(道路还漫长),亦忧亦欢的复杂感情。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如血的残阳”象征革命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辉煌的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主题理解主题理解通过对娄山关军通过对娄山关军事行动的描写,歌颂红军事行动的描写,歌颂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预示着命英雄主义精神,预示着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艺术特色1、风格上,这首词把上片的悲凉沉郁与下片的雄劲豪放融为一体2、手法上,明暗虚实巧妙结合——明写自然景物,暗写红军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的激战3、以景传情,情景并茂。4、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词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①屏幕出示毛泽东的《长征》、配乐读。②说说对今天生活的感悟。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忆秦娥娄山关-(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