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宇宙太阳【情景激趣】“太阳啊,我崇拜的太阳,你从东方,带着深情的目光,来到了地球上。我要把你赞美,我要为你歌唱,你的辐射永远是人类的命脉,万物的希望。”太阳有功也有过,地球上许多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太阳辐射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为什么随着人类太空活动越来越频繁,宇宙天气预报越来越有必要?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知识体系引导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运用资料,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3.运用资料,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两个方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宇宙|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2~P5“宇宙”,填写下列知识。1.天体: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天体系统(1)形成条件: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3.范围: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目前已达到150亿光年。微思考1.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用肉眼可能观察到的天体有哪些?举例说明。提示亮度不等的北斗七星为恒星,横跨天穹的模糊银河是星云,一闪即逝的是流星,拖着长尾巴的是彗星,每月阴历十五形如玉盘的月球是卫星等。微讨论2.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月球表面有许多坠落的陨石,这些陨石是天体吗?(2)人们常说的星座是天体系统吗?提示(1)不是。坠落月球的陨石,附属于月球,失去了独立性。(2)不是。邻近的天体彼此相互吸引和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而星座是根据恒星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划分的,它们实际可能相距很远,并没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不能称为天体系统。|案例探究|中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在月球表面虹湾以东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结合材料探究:(1)“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前属于天体吗?为什么?发射后运行在轨道上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呢?(2)甲图中可能有哪些天体?最基本的天体是什么?图中的点点繁星大多是________,太阳是一颗________星,地球是一颗________星。(3)乙图反映了天体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什么?(4)乙图中有几级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什么?它是宇宙的全部吗?(5)读乙图,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填写下面的框图,据图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6)你认为“嫦娥三号”发射后,成为了哪一级天体系统(最低一级)的成员?为什么?答案(1)“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前是地球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天体;发射后运行在轨道上的“嫦娥三号”属于天体,其成为了存在于宇宙空间的物质。(2)可能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恒星恒行(3)天体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关系,从而构成了天体系统。(4)四级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但它只是目前人类认识的宇宙部分,而并不是宇宙的全部。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总星系的空间范围不过是150亿光年。(5)(6)“嫦娥三号”运行后,成为了地月系的成员,其绕转的中心天体是月球。|方法规律|1.天体的判断方法一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到地面就不是天体了。二看其能否克服地球的引力,在太空中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三看其是不是某一天体的一部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例如:月球表面的岩石块是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例如:判断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是否属于天体。2.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判断方法(1)层次: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具体如下图所示:(2)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天体之间要构成天体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二要”:一要相互吸引,二要相互绕转。只吸引不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例如:月球绕地球运转,形成地月系,而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没有相互绕转关系,就不能形成天体系统。太阳|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6~P8“太阳”,填写下列知识。1.太阳系的组成图中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