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洪涝与干旱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洪涝与干旱成灾的原因和危害。2.结合实例,说出洪涝与干旱防御的措施和避灾方法。一、洪涝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2.分布(1)气候: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地形: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区。3.危害(1)洪水常常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2)洪涝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3)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4)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4.我国洪涝灾害我国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思考如果洪涝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洪涝灾害?答案不会。洪涝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涝灾害。二、干旱灾害1.概念(1)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2)旱灾: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2.频发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3.危害: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还会引发水资源短缺,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4.我国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旱灾最严重。判断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旱灾最为严重。(×)2.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探究点一洪涝灾害材料一2018年6月,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五斗江乡遭遇特大暴雨,引发洪水来袭。全乡数百栋民房倒塌,多处道路、桥梁、河堤冲毁,农田大面积被淹,通讯、电力一度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1.结合材料,总结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答案时间分布:我国雨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或夏秋季)。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2.我国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自然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多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夏季风活动异常,雨带停留时间偏长,形成持续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台风活动产生的暴雨也是东南沿海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1.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流域状况气象因素降水、冰雪融化造成水位上升河道堵塞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各种因素造成堤坝溃决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高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河道河道弯曲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谷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破坏流域内植被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一定程度上抬高洪水水位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占用分洪区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2.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项目内容监测和预报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对于防御洪水、减轻洪灾的损失有巨大作用防洪工程措施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④开辟分洪措施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非工程措施①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②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③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④建立统一的防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3.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读“某年6~9月长江某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流量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