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目标要求1.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性质和反应,如酸碱性、导电性等。2.认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3.能运用化学用语正确表示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平衡,能举例说明离子反应与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弱电解质(1)概念(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2.弱电解质的电离概念(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2)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①开始时,v(电离)最大,而v(结合)为0。②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v(结合)。③当v(电离)=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3.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4)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理解应用以0.1mol·L-1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CH3COO-+H+ΔH>0的影响。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n(H+)c(H+)导电能力Ka加水稀释向右增大减小减弱不变加入少量冰醋酸向右增大增大增强不变通入HCl(g)向左增大增大增强不变加NaOH(s)向右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加CH3COONa(s)向左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加入镁粉向右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升高温度向右增大增大增强增大4.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的宏观判断方法(1)有颜色的离子: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可用比色计测量离子浓度。(2)H+或OH-浓度:可用酸碱指示剂或pH计测量H+或OH-浓度的变化。(3)溶液的导电性:常用溶液的电导率,定量描述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成正比。理解应用分别画出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和pH随加水体积变化的曲线。答案(1)强电解质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稀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2)氨气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OH-]=[NH]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3)室温下,由0.1mol·L-1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4)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大(×)(5)25℃时,0.1mol·L-1CH3COOH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均减小(×)(6)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一定增大(×)(7)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1)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2)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解质的分子浓度不一定减小,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也可能减小。(3)溶液的导电能力(电导率)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它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小。题组一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不定项选择题)1.(2019·武汉调研)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OH-,若要使平衡向左移动,同时使[O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①NH4Cl固体②硫酸③NaOH固体④水⑤加热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A.①②③⑤B.③⑥C.③D.③⑤答案C解析若在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NH]增大,平衡向左移动,[OH-]减小,①不合题意;硫酸中的H+与OH-反应,使[OH-]减小,平衡向右移动,②不合题意;当在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后,[OH-]增大,平衡向左移动,③符合题意;若在氨水中加入水,稀释溶液,平衡向右移动,且[OH-]减小,④不合题意;电离属吸热过程,加热平衡向右移动,[OH-]增大,⑤不合题意;加入少量MgSO4固体发生反应Mg2++2OH-===Mg(OH)2↓,溶液中[OH-]减小,⑥不合题意。2.已知人体体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2+H2OH2CO3H++HCO,以维持体液pH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以维持体液pH的相对稳定B.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体液后,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以维持体液pH的相对稳定C.若静脉滴注大量生理盐水,则体液的pH减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