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1页
1/23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2页
2/23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3页
3/23
第2课时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生用书P32])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太阳能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对地表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使地表趋于平坦相互关系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2.板块构造学说(1)全球岩石圈主要分为六大板块。(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二、内力作用的“足迹”1.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2.常见类型(1)褶皱①概念: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②基本形态(2)断层①概念: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②地貌:常形成谷地或陡崖。3.意义(1)找矿: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2)找水: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3)工程建设: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三、外力作用的表现1.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2.流水作用(1)侵蚀地貌: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2)沉积地貌:冲积扇或洪积扇、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3.风力作用(1)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2)风积地貌:沙丘、沙垄等。4.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2)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会产生消极作用。一、判断题1.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背斜谷和向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4.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亚欧板块。()5.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变,都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答案:1.√2.√3.×4.×5.×二、选择题6.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起作用,不分主次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7.我国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和长江三峡分别是由于()A.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B.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C.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和流水侵蚀答案:D8.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河流侵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答案:B9.判断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据是()A.岩层的弯曲形态B.地形的起伏状况C.岩层的坚硬程度D.岩层的新老关系答案:D读我国某地地貌形态图,回答10~11题。10.与图中地貌形成无关的是()A.河流含沙量大B.河流流速变快C.地势由陡到缓D.河道变宽11.以下地区该地貌较多的是()A.东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河西走廊D.青藏高原内部解析:第10题,图中地貌为冲积扇,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其成因主要是河流在山区流速快,含沙量大,流出山口后,地势趋缓,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堆积。第11题,河西走廊、贺兰山东麓和太行山东麓为我国冲积扇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答案:10.B11.C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生用书P33]【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地表形态,如山脉、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等各具特色,如下图中的云南石林、长江峡谷,其奇特景观让人如临仙境,流连忘返。(1)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受哪两种力的作用?(2)这两种力在地貌形成过程中存在什么关系?提示:(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使地表更加不平,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使地表趋于平坦。这两种力共同作用于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