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2、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品味夹竹桃的“韧性”以及带给我的“幻想”,在品析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3、初步了解文章对比映衬手法对表现夹竹桃精神的作用,能初步领会文章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4、体会双重否定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会用“无……不……”和“无不”造句。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以及花影之趣,从而深入感受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以旧知引路——整体感知作者爱花之原因1、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种很奇特的花,它叫——“夹竹桃”(指板书)2、复习旧知: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对于作者季羡林先生来说,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那是因为夹竹桃花色奇趣(指板书)。3、过渡:那么,作者爱夹竹桃还有什么原因呢?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4、学生交流后,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二、对比探究——品花期之长——感受夹竹桃的韧性1、“韧性”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韧性”中的“这样”说明了什么?那么,夹竹桃“这样的韧性”是怎样的韧性呢??2、品读“韧性”:接下来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夹竹桃的韧性。默读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韧性?可以在书上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3、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句子一】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1)从“悄悄地、一声不响”悟出夹竹桃的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性(2)从“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悟出夹竹桃连续不断地开放,常败常开、生生不息,生命力旺盛的特点。(3)夹竹桃默默地开放,这是个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句子二】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2)无日不迎风吐艳。(强调夹竹桃每天都迎风吐艳的意思)(3)想象一下在和煦的春风里,其它的花和夹竹桃分别是怎样的?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春风温和地吹拂着,百花在春风中开满枝头,迎风招展,尽显自己婀娜的身姿,是那样地引人注目;然而夹竹桃并不那么张扬,绿叶丛中,它们是那样不起眼地开着,似乎不能引起人的注意,在平凡中与百花享受春风的抚摸。在平凡中与百花享受春风的抚摸,)所以作者爱上了朴实无华的夹竹桃。在盛夏的暴雨里,你又看到了什么?(豆大的雨点从空中一股脑地落下来;大雨如注,狂风发作;很多花盛开的花瓣被打落了,连花枝也被狂风折断了;或许还有些花经过了这一场暴雨,就结束了自己在这一年里的花期;然而夹竹桃在暴雨中顽强地挺立着,没过几天,又会开出新的花朵,仍然是那么平常……)是啊,经过暴雨洗礼的夹竹桃更让人感受着生命的伟力。所以作者爱上了顽强不屈的夹竹桃。在深秋的清冷里,你还看到了什么?(秋风萧瑟,秋雨冰凉,所有在春夏两季开放的花,此时都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它们都凋零了,有的甚至就此走完了自己的短短的一生;只有极少数的耐寒的花在这时迎风怒放;然而夹竹桃并没有因为天气转凉而像其他一些花那样衰败,还是一如春天那样平平淡淡地开着)这是多么坚强持久的生命力啊!所以作者爱上了始终如一、默默开放的夹竹桃。从这样的一个排比句中我们感受到:一年三季无论外界气候发生多大的变化,夹竹桃每天都迎风吐艳,生命力多旺盛呀!难怪作者爱上夹竹桃呢!(4)齐读这句话,把夹竹桃的韧性读得更坚定些。【句子三】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1)无不奉陪是什么意思?(夹竹桃个个都奉陪)(2)它分别陪伴哪些花一齐开放了?(从春天的迎春——夏天的——秋天的——)(3)一般的花只开一季,只有夹竹桃连开三季,生命力多么顽强呀!(4)朗读。4、感情齐读上面的三个句子5、体会对比衬托的写法:我们来看第一句话,从“然而……却……”我们知道季羡林先生家的院子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