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原子结构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知道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微观探析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2.了解预测、假设、模型等方法在研究原子结构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一、原子的构成粒子及其定量关系1.构成原子2.质量数(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2)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一种中子数为9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多少?核外电子数为多少?其二价氧离子的质量数为多少?核外电子数为多少?[提示]17,8,17,10二、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1)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各电子层由内到外电子层数1234567字母代号KLMNOPQ离核远近由近到远能量高低由低到高2.电子分层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①第n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如K、L、M、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2、8、18、32。②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微点拨:(1)电子层实质上是一个“区域”,或者说是一个“空间范围”,它与宏观上电子层的含义完全不同。(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如钙原子由于受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的限制。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而不应该是。画出K、K+的结构示意图[提示]K,K+三、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s\up10(道尔顿模型)―→\s\up10(汤姆孙原子模型)―→\s\up10(卢瑟福原子模型)―→\s\up10(玻尔原子模型)―→\s\up10(电子云模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带负电。()(2)O与O2-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3)Al与Al3+的电子层数相同。()(4)任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小于或等于8。()[答案](1)×(2)√(3)×(4)×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为17B.属于金属元素C.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答案]B3.有下列示意图①②③④,其中表示原子的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阳离子的为________,表示阴离子的为________。[答案]③④①②原子构成粒子及其定量关系1.电性关系原子: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阴离子(Rn-):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n阳离子(Rn+):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n2.质量关系:对于原子及相应的离子均满足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与NH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A.CH4B.OH-C.NOD.H3O+A[一个NH中的质子数是11个,电子数是10个,CH4、OH-、H3O+电子数是10个,但属于分子的只有CH4,答案为A。]2.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它的n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A-N+8)molB.(A-N+10)molC.(A-N+Z)molD.(A-N+6)molA[在化学变化中质子、中子均不变,故R2+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则R原子的质量数也为A,中子数也为N,质子数为A-N。R2+的氧化物为RO,摩尔质量为(A+16)g·mol-1,ngRO的物质的量为mol。1molRO中含质子(A-N+8)mol,故ngRO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N+8)mol,A项正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②弧线表示电子层。③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