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3
《邹忌讽齐王纳谏》编号课题课型授课者授课班级授课时间038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欣赏邹忌的说话艺术,体会讽喻说理的妙处。3.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实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难道一定是这样吗?战国时期的一位谋臣告诉我们“忠言”不一定“逆耳”,一“逆耳”的忠言更乐于让人接受,取到更好的效果。请看《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者作品: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惊弓之鸟”“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解题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讽”与“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这题目不能解释成“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是“齐王纳谏”。(三)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佚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明确:(1)yìzhāoguānkuījcháojiàn2.分角色朗读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名词作状语。④闻寡人之耳者闻:使……闻。⑤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⑦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委婉劝说⑧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公开指责。⑨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4.翻译下列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把握“……孰与……”的句式)②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宾语前置)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④王之蔽甚矣。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四)参照课下注释,通译课文。学生合作讨论后再对照注释翻译。小组内再翻译全文。(五)课堂练习1.辨析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的差异。①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孰视之②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③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b.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④a.朝服衣冠,窥镜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翻译下列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忌不自信。③王之蔽甚矣。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六)课堂总结在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有知慧、善劝谏的邹忌和胸怀广、能纳谏的齐王。他们君臣一心,使齐国革除积弊,政治清明,最终“战胜于朝廷”。使周边的国家臣服于自己。希望大家能以史为鉴,取其精华,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二、三段2.掌握重点的注释和翻译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