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气环境第1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划分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垂直分层高度分布主要特点与人类关系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17~18km;中纬10~12km,高纬8~9km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55km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上升;②大气下冷上热,以平流运动为主①天气晴朗,适合高空飞行;②O3吸收紫外线,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高层大气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①在80~500km高空,存在若干电离层;②温度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温馨提示](1)对流层在不同季节厚度也不同,夏季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2)平流层的22~27km处存在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表现形式:吸收、散射和反射。(2)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2.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比较:序号辐射名称辐射类型辐射方向作用①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射向地面地面的直接热源②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射向大气和宇宙空间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③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会使地面增温④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大气逆辐射都会增强(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同样性质的地表,纬度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越短,地表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大,地面辐射也就越强下垫面因素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不同,新雪反射率最大气象因素同纬度地区,降水量越多,年日照时数越少,得到的太阳辐射就越少;反之则多[巧学妙记]数字法记忆大气的受热过程一个根本原因:太阳辐射。两种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三个环节: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四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情景导入先思考———————《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无烟的微火]“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烟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核心要点掌握好———————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作用参与的物质表现形式典例吸收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平流层大气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平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地面生物免中的臭氧外线(有选择性)遭过多紫外线的侵害反射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云层愈厚,反射作用愈强(无选择性)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由上图可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程可归纳如下表:保温过程具体过程热量来源过程Ⅰ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太阳辐射过程Ⅱ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地面辐射过程Ⅲ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大气辐射———————方法技巧很重要———————1.图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关系2.图示法记忆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应用体验不可少———————下面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A.①太阳辐射B.②地面辐射C.③大气逆辐射D.④削弱作用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3.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因为()A.①增强B.②较强C.③减弱D.④不变解析:1.A2.C3.B第1题,图示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过程,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会被大气削弱,则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则发出地面辐射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