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2.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重点难点】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标志【课堂实录】知识点:什么是城市化一、下笔如有神1.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_________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驱动力含义具体表现拉力_____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__________、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_________等推力使得人群_____乡村的因素人口_______、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_____、自然灾害等3.标志: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水平。4.意义(1)带来了__________的变化。(2)带来了__________、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3)是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小贴士:城市化的表现(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这是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反映城市化水平。(2)城市人口增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后两者体现城市化合理与否。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乡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区也是城市化。二、合作探究[互动探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市场的开放,上海市外来人口急剧增长:1984年为75万,1988年为125万,1993年迅速增加到281万。目前,上海的外来人口总量大约为500万~600万。这使得上海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据分析,上海流入人口的主流是到上海市找工作或务工经商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即经济型流入人口,约占流入人口总数的80%。材料二上海市用地变化示意图材料三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依据全国2749个村庄调查提供的资料,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公共文化薄弱,文化设施普遍较差,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农村自然灾害多发,社会保障堪忧,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教学质量问题严重。显然,中国目前的城乡差距除了就业机会、收入差距外,还有居住和生活条件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城市化的内涵。(2)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城市化的动力(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4)有人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你认为有道理吗?三、答案下笔如有神:1.城市范围2.吸引就业机会多交通便捷离开增长快短缺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合作探究:【答案】(1)①人口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聚。②地域城市化: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2)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3)农村的推力:农村就业面窄,收入低;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短缺,社会保障程度低;交通条件差;农村环境质量差;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城市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等。(4)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城市的发展。由此可见,该说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