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得中央集权制度第 1 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夏朝得政治制度:(1)凌驾社会之上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就是指管理公共事务得权利。)(2)王位世袭制度(公天下—家天下)2、商朝得政治制度:(1)内外服制度(形成以商王为中心得统治区域,对附属国控制有限)(2)垄断神权强化王权3、 西周得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 概念:封建,周王把土地与人口等分给亲族、功臣、姻亲与先代贵族,广建封国,拱卫王室。② 影响: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疆域扩大;加强对地方得统治,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层层分封,形成等级序列。也为以后割据混战埋下隐患。(2)宗法制:① 概念:为解决贵族继承问题,用父系血缘关系得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得制度。②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严格大小宗体系③ 影响:保障贵族得“世卿世禄”制特权;凝聚宗族,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但难以长久维系。(3)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得政治与生活准则,以防止僭越行为,就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得工具。(4)三者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就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得体现;宗法制就是分封制得基础与依据;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得工具。二、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家族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3)中央尚未实现权力得高度集中。第 2 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得确立一、概念:专制主义::指中央得决策方式,即皇帝专断独裁,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指中央得管理方式,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与控制,绝对服从。二、背景:1、政治:宗法分封制崩溃,秦统一六国;2、经济:小农经济得需要;3、思想:法家思想得形成与传播;4、实践:商鞅变法成功;二、确立1、中央:(1)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皇位世袭;权力高度集中。(2)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九卿(国家、皇家事务),既配合又牵制,权力操纵在皇帝手中。2、地方:郡县制在中央之下设立郡、县并设置相应得行政机构,官员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得控制,就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得重要标志。3、其她:选拔与考察官员制度、法律制度三、影响:1、积极:(1)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得进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得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2、消极:专制色彩浓厚,易决策失误,易形成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后世阻碍民主制得进展。第 3 4 课 专制集权制度得不断完善与加强一、中枢权力机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