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 神农的传说 1.农业的地位:(1)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2)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进展的基础上取得的2.农业的起源:(1)神农氏对农业经济贡献巨大制造了原始农具耒耜(2)教导人民农耕(3)进行农作物品种改良<二> 古代中国农业成就1.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A.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铁犁牛耕)B. 生产工具的进步:原始社会耒耜;春秋战国出现铁质工具并量产(春秋铁铲、战国铁锄),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东汉出现一牛挽犁(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唐朝出现曲辕犁特点:①材质:石、铜、铁 ② 工艺: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③ 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2)评价:A. 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进展,推动社会进步B.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2.水利建设(农业的血脉) P8(1)工程:见提纲(2)灌溉工具:A.隋唐:立井水车、高转桶车B. 宋:水转翻车C. 明清:风力水车3.说明(1)古代人民重视农业耕作技术、工具的改进和水利兴修,充分认识到它们对农业经济进展起的作用(2)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三>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征1.基本特点:P4小农经济(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生产基本单位)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3.经历落后生产方式,注重精耕细作,形成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但没有革命性进步,具有落后性4.水利工程发达,防备自然灾害,推动经济进展5.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生产积极性6.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7.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其中 3~7 为中国古代农业进展主要特征)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一> 主要经营模式(春秋战国时逐步形成)1.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比重2.民营手工业:不断进展壮大,明代中后期兴盛(以上特点:自给自足,剩余产品出售)3.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满足官员与皇室需求<二> 主要成就1.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并进展原料:麻、葛、丝、棉工具:骨梭、骨针等(2)商周时期:在经济生产中地位更重要(3)汉朝:品种多,技艺高超(举例见提纲)(4)唐朝:官营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私营纺织作坊出现(唐诗 唐私)(5)宋元:棉纺织业开始进展,推广到闽粤;(元)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